镇肝熄风散结合针灸治疗眩晕症的应用效果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镇肝熄风散结合针灸治疗眩晕症的应用效果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张林  孙刚源  谷雨  王海通讯作者

大庆市中医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眩晕症,镇肝熄风散与针灸联合应用的效果。 方法 择期2024年1月—12月,筛选60例眩晕症患者,依据抛硬币法区分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给予镇肝熄风散,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症状及功能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治疗眩晕症,镇肝熄风散结合针灸的效果较好,并改善患者的症状及功能,值得在眩晕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该联合治疗模式。

【关键词】眩晕症;镇肝熄风散;针灸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eating vertigo, Zhengan Xifeng powder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thods 60 vertigo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4,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pided by coin toss method,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Zhengan Xifeng powder,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it, and 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efficacy, symptom and function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Zhengan Xifeng Powder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vertigo.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this combined treatment mod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vertigo patients.

【 Key words 】 Vertigo; Zhen Gan Xifeng powde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身体或周边环境发生旋转、摇晃,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不适,其病因复杂,涉及前庭、脑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1】。中医对治疗眩晕症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镇肝熄风散具有平肝熄风、滋阴潜阳的作用,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又一特点,通过对某些腧穴进行刺激,调整体内的血液循环,能快速减轻眩晕症状,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前庭功能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将镇肝熄风散与针灸疗法联合应用治疗眩晕症,不仅能够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身体状况,而且能够迅速、高效地对症止痛,体现中医药“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全面提升治疗效果【2】。本研究筛选60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期2024年1月—12月,筛选60例眩晕症患者,依据抛硬币法区分参照组(n=30),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均值(42.26±1.75)岁;观察组(n=30),男14例,女16例,年龄20-65岁,均值(42.25±1.42)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经医生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确诊为眩晕症者;(2)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如心、肝、肾等;(3)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排除标准:(1)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2)存在中医药过敏史者;(3)溃疡、感染、肿瘤等皮肤疾病者。

1.2方法

1.2.1 参照组给予镇肝熄风散,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龟板、生龟板等是镇肝熄风散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平肝熄风、滋阴潜阳。辨证为肝阳上亢型眩晕症患者,其临床症状为头昏脑涨、面如醉酒、脉弦细有力等。在治疗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镇肝熄风散,方剂如下: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炒酸枣仁20g,怀牛膝、白芍、玄参、天冬各15g,生龟板10g,生麦芽、茵陈、炙甘草各5g,川楝子3g。其中,生赭石、生龙骨及生牡蛎先煎。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如心热,可加生石膏清热;痰多患者,可以加入胆南星。

1.2.2 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穴位选择及针刺方法:百会、风池穴、太冲穴是针灸治疗眩晕的常用方法。百会位于头顶正中,采用旋转进针法刺激腧穴,具有调和阴阳、健脑安神的作用;风池穴位于颈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端凹陷处,以毫针刺穴,具有祛风解表、疏通关窍的作用;太冲穴位于脚背第一跖骨间隙凹陷处,可以用拇指按揉,有疏肝解郁、清利头目的作用。(2)耳针与头针疗法:耳针治疗眩晕症可以选择神门、枕内、皮质下耳穴等穴位,采用毫针刺法或压丸法对其进行刺激,双侧晕听区穴位可以疏通头部经络、缓解眩晕。(3)辨证施治与辅助治疗:针灸治疗眩晕症,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如肝阳上亢型眩晕可选择平肝潜阳、太冲等穴;气血不足型眩晕患者,可以选择足三里、气海等穴位。在针灸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1.3指标观察

1.3.1 治疗效果

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内容及评估标准如下:(1)显效:治疗后,患者未见明显的眩晕症状,颈椎活动自如;(2)有效:患者眩晕程度明显改善,颈椎运动功能基本恢复,不影响日常生活;(3)无效:患者眩晕及临床症状没有缓解,对日常生活仍然有较大影响。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3.2 症状及功能评分

使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两个月的症状及功能评分。由眩晕、头痛、颈肩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六部分组成。分值为0~30分,分数越高代表病情越轻。

1.4统计学分析

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行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治疗效果(n,%)

类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30

17

12

1

29(96.67)

参照组

30

13

8

9

21(70.00)

x2

-

-

-

-

7.68

P

-

-

-

-

0.006

2.2 比较症状及功能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在不同时段的症状及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如表2:

表2比较症状及功能评分(

类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后两个月

观察组

30

9.66±2.58

27.46±2.13

21.89±2.06

参照组

30

9.56±2.37

20.72±1.57

15.35±1.43

t

-

0.156

13.951

14.284

P

-

0.876

0.000

0.000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眩晕症不只是头部不适的表现,也是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畅的深层反映【3-4】。中医认为,眩晕症的病因包括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或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在治疗上,以平肝潜阳,化痰祛湿,益气养血,补肾填精等为主。在此基础上,建议患者调整生活习惯,如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情绪调节等,达到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目的,促进整体健康【5】。

本次研究证明,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症状及功能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通过为眩晕症联合应用镇肝熄风散与针灸疗法,不仅能够获得高达96.67%的治疗有效率,该结果明显优于参照组70.00%的治疗有效率,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后两个月的症状及功能评分分别为(27.46±2.13)和(21.89±2.06),均高于参照组的(20.72±1.57)和(15.35±1.43),使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表现出更加显著的改善趋势。

综上所述, 治疗眩晕症,镇肝熄风散结合针灸的效果较好,并改善患者的症状及功能,值得在眩晕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大范围推广该联合治疗模式。

参考文献:

[1]田艾华,田苗. 镇肝熄风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2):27-28.

[2]张卫锋. 化裁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8,30(7):85-86.

[3]许丹微.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肝阳化风型高血压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9):105-107.

[4]王永正. 加味镇肝熄风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型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9):111-112.

[5]刘东灵,蒋辉,张莉,等. 用镇肝熄风汤浴足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4):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