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惠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嘉兴 3141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全科医学视角下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路径。通过对慢性病管理现状的分析,结合南昌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的建议,从患者自我认同、家庭医生支持、健康数据记录、用药管理、心理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自我管理策略。通过全科医生与患者的紧密合作,以及多学科团队的协同努力,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本文期望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为高效、便捷、贴心的医疗服务,共同应对慢性病的挑战。
关键词:全科医学;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数据;用药管理
引言
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健康问题。这些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全科医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慢性病管理中崭露头角。全科医生作为患者健康的守门人,不仅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还注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强调预防、治疗与康复的有机结合。
在全科医学视角下,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成为提高慢性病管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这一培养路径,以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1慢性病管理现状与挑战
慢性病管理是一种针对慢性病患者的综合性、长期性的健康管理模式。其核心在于“预防为主,综合治疗,全程管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慢性病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直接影响其治疗依从性。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导致病情控制不佳。其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特别是在社区层面,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管理需求。此外,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是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长期患病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其治疗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2全科医学视角下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路径
2.1自我认同与心理建设
自我认同是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基础。一旦被确诊为慢性病,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挫败感等负面情绪。因此,首先需要引导患者以理性的态度面对疾病,认识到慢性病虽然难以根治,但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建设同样重要。慢性病患者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或抑郁。可以通过听音乐、唱歌、跳舞等方式放松心情,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南昌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建议,患者在疫情期间应做好心理建设,不焦虑、不过分担心,出现情况一定要冷静,如果是曾经出现过的症状,自我调节后可以缓解的,不要着急,必要时可以和自己熟悉的医生联系取得医生的指导。
2.2家庭医生与社区支持
家庭医生作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患者应与家庭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主动寻求其指导和帮助。家庭医生不仅负责患者的日常诊疗和定期检查,还提供健康咨询和开具药物等服务。
此外,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也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支持力量。通过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条件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数量和综合素质,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医疗照护。同时,社区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3健康数据记录与监测
慢性病患者应养成记录健康数据的习惯。这包括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的日常监测和记录。通过长期观察和分析这些数据,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为了方便患者自我监测,可以配备家用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可穿戴设备,患者可以实现健康数据的实时监测和采集,并将数据传输给医生进行远程评估和指导。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增强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南昌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医生建议在疫情期间,慢病患者可配备家用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每天自我监测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血压在起床后、早饭前、排便后进行测量,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特殊情况下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合并肾病等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2.4用药管理与调整
慢性病患者的用药管理是其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应遵医嘱选好药物并备足药量,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便停药。同时,患者还应细心观察用药效果,及时记录并向医生反馈。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病情变化,适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的选择并非越贵越好,而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因此,患者应与医生多沟通,学会听取医生的建议,共同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2.5生活方式调整与健康促进
生活方式调整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应注意饮食平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盐、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同时,适量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运动类型应多样化,包含有氧、阻抗和柔韧锻炼。疫情期间应尽量居家锻炼,条件允许的可适当户外运动,选择开阔通风环境进行。
此外,患者还应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这些健康行为的养成不仅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索
以某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为例,该科室在全科医学模式下,积极探索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路径。
首先,科室通过健康讲座、宣传册等方式,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科室还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可穿戴设备,为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指导服务。
其次,科室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全科医生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和需求,为患者提供详细的解释和指导。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和个性化的服务。
此外,科室还积极协调其他医疗资源,如专科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形成多学科协作的团队。这种团队协作的方式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医疗照护,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实践探索,南昌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在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结束语
全科医学视角下的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路径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通过自我认同与心理建设、家庭医生与社区支持、健康数据记录与监测、用药管理与调整以及生活方式调整与健康促进等多个方面的努力,可以显著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不断创新,全科医学视角下的慢性病管理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期待通过持续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策略,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贴心的医疗服务,共同应对慢性病的挑战,守护人类的健康与幸福。
参考文献
[1]杨洋,崔倩,王靖. 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2, 28 (05): 364-367+371.
[2]孟雅,孙敏,王娅,等.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安全、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 31 (19): 2738-2741.
[3]李春燕,李颖仪. 人本主义视角下慢性病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建设 [J]. 中国社会工作, 2022, (27):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