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爱康医院(肾病内科) 邮编:435000
【摘要】目的:探究风险防控质控护理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风险防控质控护理。结果:在护理依从性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风险防控质控护理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患者会对护理人员产生高度信任,更愿意配合护理要求,出现异常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安心感较强,值得参考。
【关键词】风险防控质控护理;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
慢性肾衰竭是各类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至后期的共同结局,而腹膜透析是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1]。该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弊端,可能发生腹膜炎、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等,且长期腹膜透析可能导致腹膜功能减退,影响透析效果[2]。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做好透析操作及护理,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的安全与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病情进展,提高生存质量[3]。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风险防控质控护理,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 性别(例) | 年龄范围(岁) | 平均年龄(岁) | ||
男 | 女 | 最小年龄 | 最大年龄 | ||
观察组(n=30) | 14 | 16 | 35 | 71 | 56.46±2.27 |
对照组(n=30) | 13 | 17 | 35 | 70 | 56.85±2.65 |
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风险防控质控护理。即:1、强化感染防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腹膜透析换液等操作时,护理人员需戴口罩、帽子,认真洗手,使用碘伏等消毒剂充分消毒透析连接部位。定期对患者居住环境进行清洁与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保持腹部透析出口处清洁干燥,降低感染风险。2、优化透析液管理:仔细检查透析液的质量,包括颜色、透明度、有无沉淀等,确保使用合格产品。严格按照医嘱调整透析液的浓度、剂量及交换频率,以保证透析效果。3、重视导管维护:妥善固定透析导管,防止扭曲、受压或牵拉,避免导管移位或脱出。定期检查导管出口处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处理。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导管的冲洗和消毒,保持导管通畅,预防血栓形成和感染。4、加强并发症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关注患者有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警惕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5、开展患者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腹膜透析知识培训,包括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方法等,提高其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水平。教导患者如何识别异常情况及出现问题时的应对措施,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主动参与风险防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分析,采用t/X2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依从性方面,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对比(n,%)
组别 | 例数 | 非常依从 | 较为依从 | 不依从 | 护理依从性(%) |
观察组 | 30 | 20(66.66) | 8(20.00) | 2(6.66) | 28(93.33) |
对照组 | 30 | 14(46.66) | 2(6.66) | 14(46.66) | 16(53.33) |
X2值 | / | / | / | / | 4.658 |
P值 | / | / | / | / | 0.031 |
3讨论
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实施风险防控质控护理通过严格无菌操作、环境消毒及个人卫生指导,从操作环节到生活环境全方位降低感染风险,这能有效减少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保障患者透析安全与身体健康[4]。同时能够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症状变化及定期实验室检查,可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各类并发症,如低血压、腹膜炎等,降低并发症对患者身体的损害程度[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依从性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得益于通过对感染风险的积极防控,极大地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让他们更愿意听从护理人员的安排,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从而提升护理依从性。因此,我们认为,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相较于实施常规护理而言,实施风险防控质控护理使得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治疗有了深入了解,明白遵循护理要求对自身康复的重要性。教导患者识别异常及应对措施,赋予了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当患者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会更有信心和动力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中,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各项指导,从而显著提升护理依从性。
综上所述,实施风险防控质控护理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患者会对护理人员产生高度信任,更愿意配合护理要求,出现异常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安心感较强,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陈莉莉,姚盼. 控制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 [J]. 新疆医学, 2024, 54 (07): 857-860.
[2]赵宁. 风险防控质控护理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民康医学, 2024, 36 (08): 178-180.
[3]胡姣姣,王鹤云,郭亚崴. 基于风险防控的全方位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的效果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 20 (17): 2573-2577.
[4]许烨,单菁茜. 预见性风险护理对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动静脉瘘相关并发症的改善效果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 7 (06): 130-132.
[5]涂菁. 风险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0, 17 (26): 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