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育教学的困境与突破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初中语文写作教育教学的困境与突破策略

杨永飞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新民镇初级中学  719499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语文写作教育教学,深入剖析当下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突破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里,写作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写作教学面临着学生兴趣缺乏、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通过对初中语文教材教学实践的研究,结合相关教育理论,从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旨在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写作能力,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困境;突破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时期,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其思维逻辑与创新能力。然而,在当前人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仍存在诸多困境。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使得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探寻有效的突破策略,对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初中学生正处于认知快速发展阶段,写作教学的困境不利于他们思维的拓展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急需教育工作者进行改革创新。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育教学的困境

(一)学生写作兴趣匮乏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教材中的写作主题有时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例如写作主题“学会记事”,部分学生觉得日常琐事平淡无奇,难以激发写作热情。这是因为学生在这个阶段对生活的感悟尚浅,简单的记事要求无法满足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此外,写作教学常以教师命题、学生被动写作为主,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小,无法充分表达个人想法和情感,久而久之,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这种被动写作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让写作成为一种任务而非表达自我的途径。据调查显示,约70%的学生表示在写作时感到压力大,原因多为写作主题不感兴趣和缺乏自主表达机会 。

(二)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部分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方法较为陈旧。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模式,单纯讲解写作技巧和范文,缺少实践与互动环节。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时,教师仅通过口头讲述说明文特征和写作方法,未引导学生实地观察事物,学生难以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写作中,教学效果不佳。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例如在讲解说明文写作时,如果能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校园建筑,并让学生尝试用不同说明方法介绍,学生对说明特征的理解会更深刻。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写作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评价主体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和互评机会少。评价标准也过于注重语法、结构等形式,忽视文章内容的创新性和情感表达。例如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更多关注错别字、语病等,对文章独特的观点和新颖的表达方式关注不足,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这种评价方式让学生过于依赖教师评价,缺乏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一次作文评价调查中,超过80%的学生表示希望增加自评和互评环节,以提高写作能力。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育教学的突破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写作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以“尝试创作诗歌”为例,教师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景象、人物情感等,如四季更替、家人间的关爱等,让学生有真实感受后进行诗歌创作,使作品更具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比如在描写家人间的关爱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为自己准备早餐、生病时的悉心照料等细节,将这些真实情感融入诗歌创作,能让诗歌更打动人心。

鼓励个性化表达: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想法,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在写作教学中,减少限制,让学生自主选择写作主题和体裁。如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时,不局限于给定的题目,让学生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写作兴趣。有的学生对旅行经历印象深刻,就让他们围绕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创作,能展现出独特的写作风格。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写作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写作灵感。在教授“怎样选材”时,教师可模拟“校园新闻报道”情境,让学生扮演记者,报道校园内的新鲜事,引导学生学会筛选有价值的素材进行写作,提高学生选材和写作能力。在这个情境中,学生需要确定新闻主题、采访相关人员、筛选关键信息,整个过程能让他们深刻理解选材的重要性和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写作学习。如在“审题立意”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分析作文题目,探讨立意角度,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写作。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相互启发,拓宽思维,提升写作能力。在小组讨论中,不同学生对同一题目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通过交流碰撞,能发现更多新颖的立意角度。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写作提升

多元化评价主体:除教师评价外,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在学生完成作文后,先让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写作过程和作品优缺点;然后进行小组互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修改建议。如在批改“说明的顺序”作文时,学生互评后,总结其他同学在说明顺序安排上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教师综合评价,给出指导意见。学生自评能培养自我反思能力,互评能让学生从他人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促进共同进步。

多维度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不仅关注语言表达和结构,更要重视内容的创新性、情感的真挚性等。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对于立意新颖、情感动人的文章给予高度评价,引导学生注重文章内涵,全面提升写作水平。比如对于一篇以独特视角阐述社会现象的议论文,即使语言表达稍有瑕疵,也应肯定其立意的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内容上不断探索。

结束语

初中语文写作教育教学虽面临诸多困境,但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能够有效突破困境,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结合人教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未来,还需持续关注语文教育发展动态,不断改进写作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探索利用在线写作平台辅助教学,实现更高效的教学互动和评价反馈。

参考文献

[1]马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24 (15): 25 - 28.

[2]马雨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写作评价体系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践,2023 (20): 18 - 22.

[3]刘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 (10): 15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