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福县第二中学 343200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究情境教学法在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实践效果。通过创设真实且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和多媒体情境等,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增强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法;阅读理解能力
引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阅读理解能力是关键要素之一。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和实用类文本,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受到一定限制。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将教学内容与具体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情境,使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展现橘子洲头秋景的视频,配上激昂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豪迈壮阔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更容易被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所吸引,从而激发对诗词阅读的兴趣,主动去探究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通过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比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秋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学生在收集和展示资料的过程中,对北京秋天的特点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再结合文本中作者对故都之秋细腻的描写,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秋的独特感悟。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你是林黛玉,初进贾府会有怎样的感受?你会如何应对贾府中的复杂人际关系?”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分析、推理和想象能力。
二、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法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生活情境创设策略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将生活情境引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人教版教材中,许多文本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教学《拿来主义》时,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文化现象,如外来文化的引进和本土文化的传承等,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在生活中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作者的“拿来主义”观点对我们在生活中的文化选择有哪些启示。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滕王阁序》时,教师可以先展示滕王阁的图片和相关历史资料,然后提出问题:“滕王阁作为江南名楼,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题诗作文,王勃的《滕王阁序》为何能脱颖而出,成为千古名篇?”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文本,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写作手法和思想内涵。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多媒体情境创设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情境创设能够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直观的学习资源,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在人教版教材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例如,在教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蜀道难》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蜀道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蜀道的艰险和雄伟。同时,配上激昂的音乐和朗诵音频,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冲击下,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品味诗歌的语言和艺术特色。
三、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效果与反思
(一)实施效果
通过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大大增强。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例如,在一次期末考试中,采用情境教学法的班级在阅读理解部分的得分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班级。此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在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二)反思
在实施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首先,情境创设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文本内容,避免情境创设过于形式化,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其次,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在情境教学中,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最后,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阅读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和多媒体情境等多种策略的实施,为学生创造了更加生动、有趣、高效的阅读学习环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情境教学法,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情境教学法更好地应用于阅读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24 (5): 35 - 38.
[2]屈陆.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J].教育探索,2023 (8): 45 - 48.
[3]贾玉英.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 (3): 22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