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中幼儿责任感品格的养成与教师支持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3-14
/ 2

自主游戏中幼儿责任感品格的养成与教师支持策略研究

黄晓涓

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中心幼儿园  644000

摘要:本文聚焦幼儿园教育,深入研究自主游戏中幼儿责任感品格的养成及教师支持策略。幼儿时期是品格塑造的关键阶段,责任感作为重要的品格之一,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未来成长有着深远影响。自主游戏为幼儿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独特的实践场景。通过对幼儿园教育实践的长期观察与深入研究,结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剖析当前幼儿责任感培养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在游戏环境创设、游戏过程指导、家园合作协同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支持策略,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其成效。旨在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幼儿责任感品格的有效养成,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自主游戏;幼儿责任感;教师支持策略

引言

幼儿阶段是个体成长的重要奠基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品格塑造对其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责任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品格,涵盖了对自己行为负责、对他人和集体的关心以及承担任务的自觉性等方面,是幼儿融入社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石。自主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和自主决策权,让幼儿在游戏中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玩法。在自主游戏的情境下,幼儿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自己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后果,这为幼儿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天然的土壤。深入研究自主游戏中幼儿责任感品格的养成及教师支持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责任感品格养成的理论基础

(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幼儿期(3-6岁)是自主感与羞怯感、怀疑感的冲突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尝试自己做事情,如果他们的努力得到鼓励和支持,就会逐渐形成自主感和责任感;反之,则会产生羞怯和怀疑。在自主游戏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当幼儿成功完成一项游戏任务,如搭建出一个完整的积木城堡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承担更多责任。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来构建对世界的认知。在自主游戏中,幼儿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玩“餐厅游戏”时,幼儿扮演服务员,需要负责为“顾客”点菜、上菜,如果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顾客”不满意,幼儿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了影响,从而学会在后续的游戏中更加认真负责,这一过程促进了幼儿责任感的发展。

二、教师在自主游戏中对幼儿责任感品格养成的支持策略

(一)创设支持性的游戏环境

物质环境创设:教师应提供丰富多样且具有开放性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不同的游戏需求。例如,在建构区投放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积木、纸盒等材料,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搭建不同的建筑。同时,设置明确的游戏区域标识和规则提示,在玩具区设置收纳架并贴上各类玩具的标签,引导幼儿在游戏结束后自觉整理玩具和图书,培养他们对游戏环境的责任感。

精神环境营造:营造宽松、自由、包容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敢于尝试和表达。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想法和创意,即使幼儿的想法看似不合理,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比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游戏情节,教师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从而增强他们在游戏中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二)优化游戏过程指导

适时引导与提问: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当幼儿遇到问题或出现不负责任的行为时,适时地给予引导和提问。例如,在玩“交通游戏”时,幼儿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穿行“马路”,教师可以提问:“如果马路上的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发生什么呢?”引导幼儿思考自己行为的后果,从而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培养规则意识和责任感。

(三)加强家园合作

定期沟通与反馈:教师与家长保持定期沟通,分享幼儿在园自主游戏中的表现,特别是与责任感相关的行为。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游戏中承担责任的情况,如主动帮助同伴解决问题、认真完成游戏任务等。同时,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例如,教师发现某幼儿在园游戏中总是积极主动地收拾玩具,及时告知家长,家长在家中也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强化幼儿的这一行为。

共同开展家庭游戏活动:教师可以为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在家中开展的自主游戏,如亲子拼图比赛、家庭手工制作等,并指导家长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在亲子拼图比赛中,家长可以让幼儿负责整理拼图碎片、制定比赛规则,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感。家长和教师共同记录幼儿在家庭游戏中的表现,定期交流,共同促进幼儿责任感的发展。

三、自主游戏中幼儿责任感品格养成的成效评估与案例分析

(一)成效评估方法

观察法:教师通过日常观察,记录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如是否主动承担游戏任务、是否遵守游戏规则、是否关心同伴等。制定详细的观察量表,从多个维度对幼儿的责任感进行评估,如责任感的主动性、持久性等。

家长评价法:定期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中责任感表现的评价,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行为变化。例如,家长评价幼儿是否主动帮忙做家务、是否对自己的物品负责等,通过家长的反馈,全面评估幼儿责任感的养成情况。

(二)案例分析

以某幼儿园大班的小美为例,小美刚入园时,在自主游戏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同伴合作,也不关心游戏的结果。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小美参与一些合作性较强的游戏,如“小小建筑师”游戏。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引导小美和同伴一起讨论搭建计划,让她负责设计城堡的外观。在搭建过程中,小美遇到了材料不足的问题,教师鼓励她主动与同伴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中也为小美创造一些承担责任的机会,如帮忙照顾宠物、整理自己的房间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美在自主游戏中的表现有了明显改善,她能够主动与同伴合作,认真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并且在游戏结束后主动整理游戏材料。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通过教师的有效支持策略和家园合作,能够促进幼儿责任感品格的有效养成。

结束语

自主游戏中幼儿责任感品格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和家园的紧密合作。通过创设支持性的游戏环境、优化游戏过程指导以及加强家园合作等策略,能够为幼儿责任感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育方法。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幼儿责任感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更多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与责任感培养相关的游戏软件或线上资源,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促进幼儿责任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俊.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幼儿责任感培养的实践探 [J].幼儿教育研究,2024 (03): 18 - 22.

[2]韩小敬.家园合作视角下幼儿责任感养成策略研究[J].家庭教育研究,2023 (15): 20 - 24.

[3]辛晓霞.基于幼儿责任感培养的自主游戏设计与指导[J].早期教育探索,2024 (05): 25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