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建模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1
/ 2

浅谈BIM建模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许玥周春旭

370303198909031729   山东省淄博市  255022   230223199009032818   山东省淄博市  255022

摘要:BIM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建筑信息模型,将其运用到水利工程项目中,可以切实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不断优化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并逐渐延伸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等各阶段,可以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水平。而针对当前BIM技术的应用限制问题,必须做好该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工作,为BIM技术的应用提供政策、法律保障。

关键词:水利工程;BIM建模技术;应用分析

1论述BIM技术

BIM技术作为一种建筑信息模型,可运用到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仅可以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与质量,还能降低工程项目的容错率、控制项目成本。

BIM技术是一种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建筑信息模型,通过建筑模型信息实现可视化呈现,在数据信息应用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在很多工程中应用价值明显。水利工程项目规模较大,涉及的管理内容较为繁杂,流程也较多。根据相关流程理论优化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核心流程的改革创新,并不需要改造所有流程。在水利工程进度管理工作中利用BIM技术,可以在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建立可视化模型,分析并完善工程项目的实施的进度。水利工程具有系统性强、对环境影响大、工作条件复杂、技术种类多等特点,同时涉及多种专业,设计选型较为独特,图纸信息烦冗,工程枢纽复杂。通过绘制水利工程地形及水利建筑物的BIM模型,可以进行水利工程仿真信息数字化查询,还能优化水利工程枢纽布置,提高土方量计算的准确性。

2探讨BIM建模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场地布局调整中应用BIM建模技术

通过BIM技术创建建筑模型以及施工场地模型,并将项目周围情况及现场的施工环境以数据信息的形式衔接到BIM模型中,创建三维立体的施工现场场地平面布置。按照工程总进度计划,能够形象直观地模拟出各个过程和阶段的现场情况,灵活地布置现场施工平面图,实现现场平面布置经济合理、生产便捷、高效运转。针对施工现场中的临时设施、生产加工区域、设备安装,通过3D模型的建立,以动态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布局,优化施工场地布置方案,同时能充分发挥施工现场设施的能力,节约用地,减少环境破坏,减少运输及材料二次搬运成本。

2.2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应用BIM建模技术

除了模型的创建工作,借助BIM平台还可以进行多项施工现场的协同管理工作。首先统计、汇总现场采集的材料、问题、表单、资料等数据,建立信息库,同时借助平台的移动终端实时上传施工现场情况,施工管理人员根据数据与施工现场情况分析总结现阶段的工作,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实时做出调整,并对后续工作作出更精准的规划,提出行之有效的预控方案。

2.3在施工材料管理中应用BIM建模技术

材料及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BIM模型,计算、模拟和优化项目各个施工过程和阶段的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资金等的需用量,从而建立劳动力需求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计划、资金投入计划等,通过一系列计划形成项目总成本计划,将成本控制落实到每层结构施工中,材料供应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对于实现成本管理和控制起重要作用,利用BIM模型自动提取材料、机械设备需求计划,以计划为依据指导材料采购,避免材料堆积和浪费。

2.4施工模拟中应用BIM建模技术

施工时创建各项施工措施BIM技术模型,能够更形象直观地模拟各个阶段的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将几种施工技术及工艺方案进行可行性比较,选取最优施工方案,合理配置资源,加快施工进度。

2.4.1在放线方案的优化中应用BIM建模技术

对于大型设备的安装可通过BIM模型创建、进行可视化的布局,编制设备安装放线方案,进一步准确确定安装的放线位置。

2.4.2高支模施工模拟中应用BIM建模技术

利用BIM模型多维度可视化的特性,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项目各部门可利用BIM模型进行讨论,调整方案,最终确定最优的施工方案。精准的模型也可以作为模板支设样板,对高支模施工进行引导。

2.4.3脚手架搭设施工模拟中应用BIM建模技术

利用BIM技术模拟脚手架搭设,调整脚手架的搭设方案,指导材料用量计算、搭设过程可视化交底等各个环节,为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技术、质量、安全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撑,减少返工,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

2.4.4复杂钢筋节点施工模拟中应用BIM建模技术

对复杂钢筋节点进行精确翻样,可根据项目需要,对复杂节点进行综合优化,保证施工的可行性,提升钢筋绑扎质量。

2.5在施工进度的管理中应用BIM建模技术

在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可利用BIM技术制定计划、跟踪计划、分析计划及修正计划。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完工日期为最终目标,建立BIM模型对施工进度控制的总目标进行分解,可按单位工程分解为交工分目标,按承包的专业或施工阶段分解为完工分目标,动态地分配施工资源和作业面,将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施工进度进行比较,实时监控进度的实施情况,对进度提前或者进度延误,采用不同的颜色亮度显示标注。对于进度延误的情况,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采取施工进度调整措施,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实现。

2.6质量问题管理中应用BIM建模技术

利用检验检测等方法采集施工现场数据,建立现场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等数据资料,与BIM模型或施工图纸对照,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管理人员可以借此准确掌控问题部位及详情情况,及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确定改正措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通过BIM建模还可为制定优质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提供帮助。把质量目标值分解到每个责任者,并将质量目标值连接到BIM模型中去,项目部随时可检查质量目标和计划的实施情况,哪些分项工程上有优势、差距,在有优势的分项上,创出自己的特色,有差距的分项上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办法达到质量目标。

2.7竣工复核信息管理中应用BIM建模技术

3D模型扫描技术为项目施工全过程和竣工复核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也是项目竣工的参考标准。从项目开始到完工逐步完善BIM模型数据库,可提供最全面、最精确的原始施工数据信息。综合施工各阶段的工程模型、信息和资料形成的模型文件,与工程后期的运营维护相结合,可避免运营维护管理方再次搜集工程项目数据和信息,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行业十项新技术》以及相关政策的要求,目前水利行业大力推行BIM建模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根据项目的特点,针对整个项目采取全模型的创建,优化施工方案,开展重难点施工分析。施工过程中从可视化施工、预制产品加工、现场施工控制等方面入手,通过BIM技术分别创建建筑施工、结构施工安装、金属结构及机电MEP模型,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几种关系进行关联性组合,发现它们相互之间的冲突关系,及时优化实施方案。

3结束语

综上述,由于水利工程属于民生工程,在工程质量、工期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利用BIM技术,能够切实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文超.规划阶段水工结构BIM建模技术研究[J].珠江水运,2021,(13):66-67.

[2]苗倩.基于BIM技术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可视化仿真研究[D].天津大学,2011.

[3]赵国华,李岩,石菊.BIM建模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2019,(0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