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金金融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加强新时代金金融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曹阳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南岸支行 400060

摘要:近年来,各基层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不断创新优化基层党建工作,有力引领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作为金融企业,必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认真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将党建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关键词:党建    金融业   思政

【作者简介】曹阳(1971.3 ),男,汉,重庆巴南人,大学本科学历,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岸支行

一、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发现基层党建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亟待增强”、三个“缺乏”、三个“不够好”。

(一)政治功能上,体现为三个“亟待增强”。

一是党建意识亟待增强。由于当前金融机构业务竞争压力较大,部分同志或多或少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错误认为党建工作会占用营销业务时间,分散业务发展精力,影响业务指标发展。当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工作相冲突时,往往是业务优先。这些错误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削弱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是示范作用亟待增强。党组织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突出,部分党员先进性意识弱化,过多强调个人利益,忽视全局利益,缺乏关键站出来、顶上去的党员本色。同时,部分党员同志在业务经营、营销拓展、攻关攻坚方面的先进性体现不足,“两个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三是支委履职亟待增强。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岗位均为兼职,同时,各支委成员从事党建工作经历和经验不尽相同,党务知识了解程度不一,从事党务工作的主观意愿存在差异,导致履职效果参差不齐。同时,部分党支部存在职责不清的现象,不利于调动支委委员积极性,更不利于支部的长效建设。

(二)组织建设上,体现为三个“缺乏”。

一是支部组织关系缺乏稳定性。基层机构人员调整时,更多考虑业务发展需要,较少考虑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影响。基层党组织主要按行政关系和地理位置设置党支部,各支部党员数量差异较大,基层网点员工岗位调整频繁,导致党员流动性较大,加之部分离岗退养党员居住分散,参加党组织活动存在一定困难,从而形成部分党员学习和教育的空档。

二是党建工作方法缺乏创新性。部分党支部存在对解决党建工作中的老问题、新难题、新情况招数不多,思路不新,对如何做好党建工作思考不深、研究不够,党建工作方式单一,党员管理、党员教育手段不够丰富,党员教育及开展组织生活多以理论学习为主,缺少新的载体、平台和抓手。

三是个别支部设置缺乏科学性。支部管辖范围跨度较大,虽然目前对党支部所辖机构数量进行明确,但部门党支部所管辖机构较为分散,机构与机构间距离较远,不便于集中学习和开展活动,同时,党员少的党支部开展活动氛围不够,党员多的党支部组织起来难度大

(三)工作推动上,体现为三个“不够好”。

一是党建融入经营管理不够好。部分基层党支部局限于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发展党员作为单一的党建工作内容。没有很好把党建融入业务经营、内控管理、队伍建设、企业文化等工作中,在日常理论学习或开展党建活动中,“学”与“做”结合不够好,党建的实际效果体现不够好。

二是党建工作统筹推进不够好。党建工作的计划性有待提高,统筹协调性有待增强。主要体现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统筹融合有待增强,往往负责党建的部门为后台管理部门,比如综合部、人力资源部,即便有心将党建融入业务经营,但由于职责权限以及对业务经营缺乏深度介入,党建融入发展显得有些生硬。

三是离岗党员管理不够好。由于因历史原因,银行系统存在少量未在岗的党员,他们存在居住分散、身体状况不佳等实际情况,导致参与支部活动难度较大。

二、相关意见建议

结合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认为,加强新时代基层党建设工作应做到“五注重、五突出”

(一)注重增强意识,突出先锋作用发挥。

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建立起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和党务工作新氛围。一是教育广大党员同志及时转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观念,摆正两者之间的工作关系。二是进一步强化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进,完善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制度,以及支部委员兼职制度等。三是强化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发挥,真正树立起1-2名大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认可度高、先进事迹可圈可点的优秀党员,以标杆效应带动党员意识提升,力争“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

(二)注重融入发展,突出党建工作实效。

党建工作要与业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工作紧密联系, 这样党建工作才有血有肉,才能落地生根最终取得实效,才能充分体现党建引领作用。一是“服务型党组织”引领“服务型银行”。强化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方法,规范服务言行,提升服务能力,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二是“学习型党组织”引领“学习型机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包括党员在内的全体员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自觉性,更加重视学习,努力掌握新时代新思想、新经验,更加务实地推动业务发展。三是“效能型党组织”引领“效能型机构”。增强党员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廉洁从业理念,提升大家更加规范、高效的履职能力,推动经营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同时,做到“四个同步”,即党支部设置与行政机构设置同步,尽可能使党建工作与业务经营同步开展、深度融合开展;党务干部与行政管理人员配置同步,使党建管理工作有威、有力、有效;党建制度与经营管理制度建立同步,确保党建工作制度

健全、配套、完善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考核同步,克服党建与经营“两张皮”的弊端,克服党建工作中“淡化、弱化、虚化、边缘化”的现象。

(三)注重方式创新,突出参与积极性。

一方面,要通过创新切实解决党建活动单一、枯燥,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不能只口头上提党建活动单一、枯燥等问题,要行动起来,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找出切实可行丰富党建活动的具体措施。多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会议学习与实地参观相结合,文件学习与网络学习相结合,避免党建工作枯燥乏味,使大家尽可能在实践中主动增强意识,增长知识,得到成长。另一方面,要通过创新切实解决好离岗退养党员管理难问题。不能把集中学习作为教育活动的唯一形式,可采取一些他们愿意接受,方便参与的方式,积极加强离岗退养党员管理。要积极创新开展非现场教育管理措施,建立网上学习平台,解决离岗退养党员“天南海北”的现状。要注重关心关怀,开展各种党内活动,尽可能邀请他们都参加,重大节假日上门慰问、电话联系等,解决他们的思想需求,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传递组织的温暖。同时,要积极促成离岗退养党员转入社区管理,对离岗后到外地居住的,可积极协助联系加入当地流动党员支部。

(四)注重履职管理,突出党支部政治功能。

要把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作为重要任务来抓,通过集中培训、轮岗交流、实践锻炼等途径,帮助党务干部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可实行分类分层培训,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学习委员等,应分别参与不同岗位的专业培训,确保本职工作履职到位。同时,注重政策激励,鉴于所有党务工作者均为兼职,可将支部委员的工作职责及工作量等纳入全行岗位职责体系范围内,在权衡工作量、绩效考核方面予以酌情考虑,增强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五)注重工作统筹,突出党建工作质效。

    如果统筹工作做好了,就能够尽最大可能减少基层党组织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和工作的盲目性。在基层组织设置时,尽可能考虑覆盖范围问题,既不太广而鞭长莫及,导致支部活动开展困难,也不能太窄,使党建活动缺乏必要的氛围和人气,或过分增加上级党组织的管理难度。在人员调整时,也可酌情考虑党建工作的因素,确保党建与业务经营两不误、两相促。对党内学习问题,我们除对必学内容、必做事项进行清单化管理、检查、考核外,对党建工作基础性资料能否进行一次全面规范,部分资料甚至可以拟订模板,这样党建工作开展就会更加规范、省时、高效

参考文献:

[1]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现实意义. 黄佳慧.学理论,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