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施工技术在路桥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3

智能化施工技术在路桥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张亚松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施工技术在路桥隧道施工中的应用逐渐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系统地探讨了智能化施工技术在路桥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现状与关键技术,分析了其在施工中的实际效果和面临的技术瓶颈,重点研究了智能化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行业提供了智能化转型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推动智能化施工技术在路桥隧道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智能化施工技术;路桥隧道;自动化设备;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发展,路桥隧道工程作为现代交通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已经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城市交通网络建设与优化过程中,路桥隧道工程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传统的施工技术往往面临着工期长、成本高、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安全风险高等问题,这使得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受到较大制约。在此背景下,智能化施工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一、智能化施工及技术组成

智能化施工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手段,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优化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其核心内容包括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以及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与优化。

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实现依赖于多项先进技术的集成,主要包括:传感技术与物联网。通过布设传感器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与设备状态,借助物联网平台将数据传输到中央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控和调整;自动化设备与机器人技术。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技术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如无人驾驶机械、自动化铺路机、隧道机器人等,可替代人工完成高危险性、复杂性或重复性工作,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帮助施工单位处理和分析大量现场数据,提供决策支持;云计算技术则提供灵活的计算资源与存储平台,便于数据集中管理和实时更新;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复杂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自动识别潜在问题并提供优化方案。这些技术能够预测施工风险、自动检测质量问题,并优化施工计划。

二、智能化施工技术在路桥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一)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1、智能化施工设备与机器人应用

在路桥施工中,智能化施工设备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精度。例如,自动化铺路机能够根据设计要求精确铺设路面,减少人工操作,确保施工质量的一致性和工期的缩短。此外,桥梁检测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桥梁的结构检测和健康监测,通过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收集桥梁的结构数据,进行桥梁表面裂缝、腐蚀等问题的检测与评估。这些智能化设备能有效减少人工检测的盲区和遗漏,提升桥梁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智能监控与信息化管理系统

智能监控系统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施工过程的全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通过布设监控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将施工现场的各类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央控制平台,供管理人员随时掌握施工进度、设备运行状态以及现场环境的变化。例如,实时监测混凝土浇筑温度、湿度以及应力变化,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调整,避免施工质量出现偏差。此外,信息化管理系统还通过整合施工进度、资源调配和质量控制数据,优化施工计划,提高管理效率。

3、BIM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已在桥梁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BIM通过建立桥梁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将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阶段的信息集成在一个平台中,形成协同工作环境。在桥梁施工阶段,BIM技术能够有效进行施工模拟、进度规划、资源优化等,为施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避免因设计与实际施工的偏差导致的返工和延误。此外,BIM技术还在桥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为未来的维护和加固提供参考依据。

(二)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1、智能隧道施工设备

在隧道施工中,智能化施工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精度。例如,智能化盾构机通过实时监测土质、盾构推进速度、土压等参数,自动调节工作状态,确保盾构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效运行。此外,智能化设备还能根据实时数据反馈进行施工调整,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事故,提升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智能化环境监测与安全保障系统

隧道施工常常面临地下水、气体泄漏、地质不稳定等安全风险,因此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布设各类传感器,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气体浓度、温湿度、土壤变化等环境因素,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发出预警。例如,当发现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系统可自动启动通风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此外,智能监测系统还能通过数据分析预测隧道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3、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

隧道施工的复杂性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具备精细化的施工调度与资源管理能力。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该平台,施工现场的各类信息如设备运行状态、人员位置、施工进度等都能够实时共享,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动态调整,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信息化管理平台还能够整合多种数据源,优化资源分配,提升施工效率。结合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平台能够进行数据分析,预测施工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并提前做出应对策略。

三、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关键技术与发展瓶颈

(一)关键技术

1、无人驾驶技术与自动化设备

在路桥隧道施工中,无人驾驶设备可用于执行精确的施工任务,如自动化混凝土浇筑、材料搬运和道路铺设等。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和安全风险。此外,无人驾驶技术的精准控制能够实时调节设备运行状态,适应施工现场不断变化的条件,从而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主要体现在对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远程监控上。通过在施工现场布设各类传感器,物联网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施工环境、设备运行状态和人员安全等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集中管理与分析。大数据技术则通过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为施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预测施工风险、优化资源调度和提高施工效率。物联网和大数据的结合使得施工现场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能够更加高效、透明地运作。

3、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的建设

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是实现施工现场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核心工具。通过集成BIM、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施工管理平台能够实时收集、存储和分析施工过程中各类信息,帮助管理人员进行精准决策和高效调度。该平台不仅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全程监控,还能对施工进度、资源使用、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确保施工各环节的协调与高效运转。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将逐渐成为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和减少工程风险的关键工具。

(二)技术发展瓶颈

1、高成本和技术门槛

尽管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但高昂的初期投入仍然是限制其普及的重要因素。智能设备、自动化系统、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对于中小型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智能化施工所依赖的技术门槛较高,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背景和专业知识,这也限制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2、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难度

在智能化施工中,各类技术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与信息共享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施工项目中存在着多个信息系统,且这些系统之间的标准和接口不统一,导致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存在困难。不同施工环节、不同专业的系统之间往往无法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影响了信息的实时流通和决策的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类施工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兼容性和接口标准,推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

3、技术标准化和法规滞后

尽管智能化施工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目前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仍显滞后,无法完全适应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使得各类智能化施工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在不同项目中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施工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此外,智能化施工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尤其是在数据隐私、技术应用安全等方面,亟需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细致的法律框架和行业标准。

4、人才短缺与技术应用普及问题

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包括具备现代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背景的专业人员。然而,目前施工行业中相关技术人才的缺乏,许多施工单位尚未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技术培训体系,导致技术人员的流失和技术应用的困难。同时,由于智能化施工技术较为复杂,施工人员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技术普及和员工培训,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四、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集成化与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

智能化施工技术正在向集成化方向发展,未来将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实现施工过程的全面智能化。各类技术的协同作用将提升施工效率与精度,实现从施工准备、执行到项目交付的优化管理。集成化的管理模式使施工现场的信息流、资源流和资金流更加高效、透明,推动路桥隧道施工技术进入更高效、更安全的新阶段。

(二)跨学科技术融合,推动深度智能化

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发展不仅依赖单一技术,而是多学科技术的融合。计算机、机械、土木工程等领域的技术将共同推动施工技术的深度智能化。例如,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结合可对施工环境进行智能监控,提升施工安全性与精度。跨学科融合将推动施工技术进入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的阶段,解决复杂施工环境中的挑战。

(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

智能化施工技术将广泛应用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设计、施工到运营与维护。BIM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的结合使得各阶段的信息得以无缝对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提升了施工过程的可控性,也有助于后期的建筑物维护与延长使用寿命,推动建筑行业向更高效、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五、结束语

智能化施工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建筑行业的传统运作模式,其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技术不断创新与融合,施工过程将变得更加高效、安全、环保。未来,智能化技术不仅能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还将助力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王其玉,杜恒蕾. 路桥隧道施工技术创新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与优化措施 [J]. 汽车画刊, 2024, (10): 266-268.

[2]陈俊峰. 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智能化建设管理要点研究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4, (31): 85-87.

[3]韦选万,余金凤,李小莲,等. 视觉监测与机器学习在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J]. 广西水利水电, 2024, (06): 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