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屋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 阴院
【摘要】目的:就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在食管癌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放疗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在食管癌放疗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食管癌放疗;应用效果
癌症中,食管癌较为多见,其发生常与饮食、吸烟、酗酒及食管慢性炎症、遗传等因素有关。3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50~69岁为发病高峰。男性多于女性。食管癌常见的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刚开始时,对固体物质可能会有吞咽困难;随着时间延长,流质饮食也会出现吞咽困难;到后期牛奶、水,也不能进行正常饮食[1]。因此需要对其饮食进行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的营养输入。本文主要就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在食管癌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放疗患者7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者占比较大,男女例数分别为20例、15例,年龄区间为43至75岁,中位年龄为61.5岁;研究组的男性患者同样占比较大,男女例数分别为21例、14例,年龄区间为44至74岁,中位年龄为62.5岁。已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异常、资料不全的患者排除,提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了有关内容,征得了他们的同意。将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分析、比较,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在实际护理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清淡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为主,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千万不能吃一些导致食管癌病灶加重的一些硬的东西,可以适当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还有补充一点高蛋白饮食,比如家禽类、鸡蛋、牛奶等等,维持机体足够的热量,提高身体抵抗力,也有助于抗肿瘤。进食的时候要充分的咀嚼,千万不要吃太烫的或者太辣的东西。
研究组给予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具体内容如下:由于肿瘤是个消耗性的疾病,患者处于高代谢的状态,因此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是保证治疗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食管癌由于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加上放疗引起的消化道的反应,有恶心、呕吐、进食量减少等不良的反应,而且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因此做好饮食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能经口进食的,应尽量鼓励患者从口进食,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少食多餐。食物根据患者的口味来配制,注意进食的速度宜慢,温度适中,忌吃坚硬、辛辣的食物。有恶心、呕吐严重的患者,适当的通过静脉补液,以补充能量、电解质和水溶性的维生素,促进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进而保护代谢活跃的器官和生命重要器官的功能,减少分解代谢[2]。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腹胀及感染等。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本次研究相关数据,以(x±S)和n(%)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有效数据输入至SPSS22.0软件中处理,行T值和X²检验对比,P值<0.05时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表[n(%)]
分组 | n | 恶心 | 腹胀 | 感染 |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 35 | 1 | 1 | 0 | 2(5.71) |
对照组 | 35 | 3 | 2 | 1 | 6(17.14) |
2 | / | / | / | / | 2.187 |
P | / | / | / | / | 0.025 |
2.2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
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见表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
分组 | n | 心理功能 | 躯体功能 | 社会功能 | 物质生活 |
研究组 | 35 | 88.12±3.13 | 90.22±3.37 | 92.24±3.21 | 90.37±3.65 |
对照组 | 35 | 75.35±3.27 | 70.35±3.58 | 79.46±3.43 | 80.15±3.53 |
t | / | 4.181 | 4.265 | 4.137 | 4.329 |
P | / | 0.011 | 0.012 | 0.008 | 0.017 |
3讨论
国内食管癌发生率较高,其发展一般经过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等阶段。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癌的重要癌前病变,由不典型增生到癌变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3]。对于吞咽不畅或有异物感的患者应尽早行胃镜检查以便发现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而放疗在食管癌治疗中占重要位置,具体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肿瘤范围、大小及术中观察和术后复查情况进行综合性治疗。食管癌放疗最主要的副作用可能会有咽部的不适感,放疗之后可能会引发食道黏膜水肿,出现不能进食或者进食梗阻感更加重的情况。且在放疗期间以防不能进食,患者营养状况比较差,影响进一步治疗。因此食管癌放疗患者在饮食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尤为重要。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即通过基于人类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治疗来预防,管理,治疗疾病及优化健康。使患者得到的热能容和营养素都能达到生理需要量的要求。并且要求摄入的各营养素间具有适当的比例,能达到生理上的平衡。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可使患者更好地进行日常生活,保证其治疗预后。
总体来说,对于食管癌放疗患者而言,进行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放疗发生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卢文.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在食管癌放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23,9(25):278-281.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23.25.065.
[2]刘小平.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用于食管癌放疗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8):2655-2656.DOI:10.19435/j.1672-1721.2021.18.083.
[3]吉贵璐,杨韵.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运用于食管癌放疗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7):24-25.
项目名称:机器学习模型预测T1-T2期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
项目编号:2022LC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