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应对客流高峰的运力调配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应对客流高峰的运力调配方法

翁建增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客流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客流高峰时期,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力调配方法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成为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客流高峰的特点,探讨了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在运力调配方面的目标,并详细阐述了包括列车开行方案优化、车辆运用调整、乘务人员排班以及运行图弹性调整等运力调配方法,旨在为高速铁路应对客流高峰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客流高峰;运力调配

引言

高速铁路以其快速、便捷、舒适等优势,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方式,客流量逐年攀升,在节假日、旅游旺季等客流高峰时期,运输压力剧增。科学合理的运力调配是保障高速铁路在客流高峰期间安全、高效、有序运营的核心任务,直接关系到旅客的出行体验和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调度指挥作为铁路运输组织的中枢,承担着协调各部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运力精准投放的关键职责,因此,深入研究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应对客流高峰的运力调配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客流高峰的特点

1.1客流量大且集中

在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大量旅客集中出行,形成短期内客流量的急剧增长,部分热门线路和车站的客流量甚至会超出平日数倍。

1.2出行方向性明显

客流高峰往往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例如春节前主要是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的返乡客流,节后则相反,这种方向性客流对运力的合理分配提出了更高要求。

1.3客流成分复杂

包括探亲流、旅游流、学生流、务工流等不同类型的旅客,他们的出行需求和行为特征各异,对列车的开行时间、停靠站点、票价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2.运力调配目标

2.1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通过合理调配运力,尽可能增加列车开行数量,提高列车的客座利用率,减少旅客购票难度和候车时间,确保旅客能够顺利出行,尤其是满足重点方向、重点时段的客流需求。

2.2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

优化运输组织流程,降低运输成本,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合理的运力配置,提高铁路运输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3确保运输秩序稳定

在客流高峰期间,维持铁路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秩序,避免出现大面积列车晚点、旅客滞留等情况,保障运输安全和畅通。

3.运力调配方法

3.1列车开行方案优化

(1)增加列车开行数量:根据客流预测结果,在客流高峰期间,对热门线路和客流密集方向增加临时旅客列车,包括动车组列车和普速列车,以提高运输能力。可以采取加开高峰线列车、图定列车重联或长编组运行等方式。例如,在春运期间,一些繁忙的高铁线路会将日常的 8 节编组动车组重联为 16 节编组,或者增开夜间高铁列车,有效提升了运输能力。(2)调整列车开行时刻:结合客流的出行规律和时间分布特征,优化列车的开行时刻,避免列车过于集中到达或出发,造成车站客流拥堵。合理安排列车的间隔时间,均衡车站的作业负担,提高车站的作业效率和旅客的乘降便利性。例如,对于一些旅游热点城市,在旅游旺季适当增加早晨和晚上的列车开行数量,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同时缓解白天车站的客流压力。(3)优化列车停靠站点:根据各车站的客流情况,合理调整列车的停靠站点,减少不必要的停站次数,缩短列车运行时间,提高列车的周转效率。对于客流量较小的车站,可以采取部分列车不停靠或交错停靠的方式,将运力集中投放到客流量较大的车站。

3.2车辆运用调整

(1)车辆的调配与借用:建立健全车辆调配机制,在全路范围内合理调配动车组和普速客车车辆资源,根据客流高峰的分布情况,将车辆从客流相对较小的地区调配到客流密集地区。同时,可以与相邻铁路局或客运专线公司开展车辆借用合作,实现车辆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提高车辆的利用率。(2)车辆的检修计划调整:在客流高峰期间,适当调整车辆的检修计划,优先保障运营车辆的数量和质量。对于状态良好的车辆,可适当延长检修周期,但必须确保车辆的运行安全。同时,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和检修地点,避免因车辆检修对正常的运输秩序造成影响。(3)车辆的整备与保洁作业优化:加强车辆的整备和保洁作业管理,提高作业效率,缩短车辆的整备时间,确保车辆能够及时投入运营。可以采用集中整备、快速保洁等方式,在保证车辆清洁卫生和服务设施完好的前提下,加快车辆的周转速度。

3.3乘务人员排班

(1)乘务人员的储备与调配:提前做好乘务人员的储备工作,通过培训和考核,增加具备上岗资格的乘务人员数量。在客流高峰期间,根据列车开行计划,合理调配乘务人员,确保各趟列车都有足够的乘务人员值乘。可以打破乘务人员的固定交路模式,采取灵活的调配方式,实现乘务人员的跨区域、跨线路值乘。(2)乘务人员的排班优化:根据列车的开行时刻和乘务人员的工作时间标准,优化乘务人员的排班计划,避免乘务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或休息时间不足,确保乘务人员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服务质量。采用科学的排班算法,合理安排乘务人员的出乘、退乘和休息时间,同时考虑乘务人员的家庭住址、交通便利性等因素,提高乘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3)乘务人员的应急调配机制:建立乘务人员应急调配机制,当出现突发情况如列车晚点、停运、临时加开列车等时,能够迅速组织乘务人员进行应急处置,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和旅客的服务需求。

3.4运行图弹性调整

(1)制定弹性运行图:在日常运行图的基础上,制定客流高峰期间的弹性运行图,预留一定的运行线和运行时间弹性空间,以便根据客流的实时变化情况对列车运行计划进行灵活调整。弹性运行图应明确规定列车的开行范围、开行时刻、停靠站点以及运行速度等关键参数的调整权限和调整方式,确保在满足客流需求的同时,维持运输秩序的稳定。(2)实时客流监测与运行图调整:利用先进的客流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各车站、各线路的客流情况,包括客流量、客流流向、客流密度等信息。根据客流监测数据,结合列车的客座利用率、车站的候车人数等指标,对列车运行图进行动态调整。当某一方向的客流出现明显增长时,可以及时增开列车或调整列车的停靠站点;当某趟列车的客座率较低时,可以考虑调整其运行径路或停运,将运力转移到其他需求旺盛的线路上。(3)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同配合:加强高速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如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客运、民航等的协同配合,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运力互补和有效衔接。建立综合交通枢纽的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掌握各交通方式的运力和客流情况,通过协调联动,优化旅客的换乘流程,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率。

结语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应对客流高峰的运力调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客流特点、运输资源、运输组织等多方面因素,遵循安全性、高效性、均衡性、灵活性和服务质量等原则,通过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合理调整车辆运用、科学安排乘务人员排班以及实施运行图弹性调整等方法,实现运力的科学调配和高效利用。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和交通方式的协同配合,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高应对客流高峰的能力和水平,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推动高速铁路运输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汉源,吴琪,程延吉.高铁调度指挥系统组织结构协同优化设计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21,(7):83-89.

[2]李卫峰,张雷.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组织结构协同优化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20,(11):69-74.

[3]张建勇,周强,李邦明.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组织机构协同建模方法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9,(12):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