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县城关小学 陕西 延安 7175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识字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但由于传统识字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导致学生的识字效率低下,学习动力不足。而趣味识字教学作为一种富有互动性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其对汉字的理解记忆。基于此本文首先深入探讨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开展趣味识字教学的意义,然后提出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路径,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下;趣味性;语文识字;创新手段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性,强调教师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识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课堂参与度,使他们在掌握汉字含义和构成的同时,还能在互动中加深对汉字文化的理解。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开展趣味识字教学的意义
(一)能够提升学生识字教学的效率
通过趣味化识字教学,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汉字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对汉字的理解记忆。同时,这样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全面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等基本要素。
(二)能够优化学生学习体验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需要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与体验。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将“寓教于乐”的理念融入语文课堂中,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从而优化整体的学习体验。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路径
(一)创设趣味识字情境,提升感官体验
趣味化的识字课堂情境设置是提升学生学习汉字兴趣的必要手段,通过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教师能够将抽象的汉字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形、字义及字音,增强他们对汉字的理解记忆。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灵活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情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汉字的学习。以《日月明》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如日和月等,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这些汉字所代表的实物形态,比如利用视频展示太阳或月亮等形象,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汉字与实际物体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具体的语言情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字义和字形的理解,比如可以结合古诗《静夜思》中的诗句创设一个富有诗意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对家乡的思念,这样学生就能在情感共鸣中更好地理解这些汉字的内涵。
(二)开展趣味性活动,理解汉字构成
教师应积极开展趣味性活动,提高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名为“送字回家”的互动游戏,帮助学生通过字形结构的拆解组合来深入理解汉字的构造,而该游戏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汉字构造规律的认识。以《姓氏歌》为例,这篇课文涉及的生字较多,虽然它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容易朗读,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生字。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课文的方式,帮助学生对其中的生字有初步感知,通过反复听教师朗读,学生能够在语境中自然地接触到这些字,形成对字形和字义的大致理解。其次,教师可以使用一些预先准备好的卡片,主要包括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汉字,如“李”“吴”“雷”等字,然后可以通过拆分成不同部分的卡片进行展示,助力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字的构成。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PPT展示这些汉字,让学生根据PPT上所呈现的字形结构进行不同部件的组合,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汉字的组成方式。此外,在活动环节中教师还可以将卡片分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在班级中寻找与自己卡片相配的“另一部分”,而学生在寻找合适卡片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字形的记忆,还能在互动中形成对字形结构的认知,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展示自己所组成的汉字,并讲解自己组成的字是属于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对汉字结构的理解,并在互动中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巧用童谣儿歌法,提升汉字记忆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至关重要。而在识字教学过程中童谣儿歌法作为一种高效有趣的教学方式,通过将识字内容融入学生喜爱的儿歌或童谣中,教师能够通过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自然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识字能力。以一年级下册的“识字3”单元为例,学生将在这一单元学习到《小青蛙》等儿歌,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背诵这些儿歌,使学生在愉悦的旋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清“和”晴“等汉字,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汉字的记忆,在无形中增强对字词的认知与理解。另外,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模块中也包含了许多有趣的童谣和儿歌,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资源,巧妙地将识字教学任务与儿歌结合,进行趣味化改编,比如通过分组合作学唱儿歌,学生不仅能在表演中加深对字词的记忆,还能锻炼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已经学习的汉字来自主创作儿歌,或者将学到的儿歌唱给家长与同学听。当学生看到自己通过努力掌握到汉字,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有趣创作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中,进而激发个人创造力,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详细探讨,可以深刻认识到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开展趣味识字教学的必要性。因此,在后期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创设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情境,并设计互动性更强的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教师还应灵活运用富有节奏感的童谣儿歌,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识字能力。通过有效手段才能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瑞芳.关于小学趣味化识字教学法的研究[J].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24(7).
[2]吕红娥.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前卫, 2024(14).
[3]谢云芳.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 2023(3).
[4]方小瑍.浅析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同行, 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