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625 1998 0822 3514
摘要:在建设项目中,由于不及时交流、施工出错等诸多不利的原因,不仅无法保证整个项目的总体质量,还会导致建设工作的效率下降。本文通过着重探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设计的每个环节的协同运用,并对工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出了一些实用性的应对方案,以此作为借鉴。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BIM技术
建筑项目的给排水设计是一种在工程中投入很小却很重要的工程,它的各种用途在排水项目中所用的材料都有很大的区别,无法想象整个工程的计算是多么的复杂[1]。对于各种品质的管道,其装置的规定也不尽一致,因此,如何对给排水管道进行恰当的分布就显得极为关键。将BIM技术应用于设计给排水系统当中,可以将此技术的可视化设计应用于工程中,便于调整各类相关的指标,并与具体的状况相结合,采用“虚拟装置仿真”的方法,来完成整体的施工,从而保证给排水工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可以有明显地改进。
一、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实施BIM技术出现的问题
(一)参数太多,修订的过程相较复杂
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包含的各种参数就像是给排水工程中的信息“身份证”,通过BIM技术的帮助,可在电脑上对其进行实时的恢复。虽然CAD等绘图软件可以实时地对有关的参数给予查找,但在参数改正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基于此,在实践中,因为所需的参数非常多,所以在设计的具体工作当中,需要对各个参数给予多层次的分类,出现设计成果过于细致的状况,但这样容易导致信息出现一定的泄漏。
(二)数据信息和功能定位上存在问题
从本质方面来讲,BIM是一个特殊类型的数据库,存储了给排水项目内的全部数据。因为在实际的给排水工作过程中,包含了施工管理、预算、日常记录等有关的资料,所以在BIM系统中有大量的信息,如果上述信息的主次分配不清楚,就会造成员工将其的参数进行分类处置,这不仅会提升员工的工作量,也会给找寻和改善有关信息等方面的工作造成不便[2]。BIM是先进的一种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建设项目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所以,BIM技术中的功能模块一般是非常宽泛的,不能对给排水工程中涉及到的项目进行细分,也不能使有关的设计步骤进行自动化形成,导致BIM的一些软件与给排水的设计规范不能很好地得到匹配。
(三)协同设计的步骤比较繁琐
由于给排水的设计包含了很多方面的难题,所以,协调设计就变成了设计的工作之中非常重要的课题。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基于BIM手段的给排水有关的协同设计,内容有链路、链接等方面运行的协同方式。事实上,这两种方式都不一样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但是,当设计排水管道的工作采用链接运行的方式进行时,这样协同全程中所包括的释放权限和查询协同权限的方法将变得十分地繁琐。若以链接运行的协同方法开展规划排水管道的工作,将难以依据工程的具体状况对设计有关的内容进行改善。基于此,BIM技术在设计给排水工程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余的问题,必须结合具体的状况对实际的工作计划实施改善与调节。
二、具体的可行性对策
(一)参数的改进与设计
BIM模型相关的列表图和2D、3D的设计图等都可以按照建设项目的特征和内容来存储和使用相应的信息。但要注意的是,当要模型中的设计指标实施改进,因为其的设计引擎会被分配到了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很难在较快的速度下对这些参数进行调整[3]。因此,当设计者在调整了一些参数以后,设计数据之中的信息均会发生一些改变与完善,这会让一些工作变得更加地复杂。在这个部分的设计工作当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注意:一是在设计软件的帮助下,可以帮助完成特定参数的改进工作,可以有助于改善整体的设计计划;二是这一流程的参数化设计可以充分体现出设计者的设计想法与语言。
(二)BIM的可视化设计
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楼层建筑,需要设计人员将该地区的给排水项目使给排水管线划分为若干个单独的模块,并据此开展相应的工作。通常情况下,一个区域往往与多层相联系,这样给诸如设计改进之类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仍然使用常规的CAD软件,仅能实现对部分细节的改进,且由于员工对多个设计图进行同步阅读,对信息的所需和工作的复杂性均在急剧上升。通过BIM技术,设计师可将相应的资料输入到原始的影像当中,实现对局部区域进行可视化改进的目标。总之,CAD属于不能实现额外的建筑资料的制图手段,在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之中进行基础的测绘同时,也应该针对建筑物的构造,对其给予相应的载荷设计和给排水工程或者电气学科的用电方案等。选择先进的BIM技术对给水排水项目的建模中需要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使其能准确地辨识出各学科之间的数据。特别是在改善水泵功率等性能指标以后,还可用BIM技术对负荷运算给予实时地调节。因此,BIM是可以优化施工环节的一体化工程数据建模,有助于加强各学科的协同规划。在常规的设计之中大部分的协同设计均依靠相应的参考依据,且在绘图的时候对具体的内容予以改善,不能实时地对已改善以后的建筑数据进行更新。另外,图纸引用的实质是对各模块的图元数据予以阅读,这严重影响了数据的有效输送。借助BIM技术可以保障设计师在相同的建模下,兼顾各学科设计师的工作环节,使协同设计达到最优的效果。
(三)改善BIM技术的协同设计
给排水项目的“协同设计”是将电气、给排水、燃气等各个设计阶段需要的设计师都聚集在一起,实现各个设计方向的统一,防止各专业之间设计者的交流较差或者信息无法及时改善等原因出现,以产生一些设计相关的问题(如漏、错、撞、挤等),以保证整个建筑管道的合理分布[4]。所以,将BIM集成的信息分享与沟通平台进行应用,不仅可让各个专业的设计师进行有效的交流,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准确地得到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从而直观、较快地发现各个管道中需改善的地方,以此找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设计师们可以在相同的BIM平台上完成不同的业务作业,同时也可实时地得到燃气、消防等方面的变更信息,BIM技术还能将给排水学科和其余的学科予以协同,建立起相应的工程管理机制,对各个设计步骤进行一致性地调度。这有助于给排水的员工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对各种设计情况给予分析和处理。将BIM技术运用到设施、管道和建筑构造等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既能保证设计指标的完善,又能增强给排水项目设计的品质和其工作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给排水项目之中的运用,促使此技术的参数化、可视化等多种技术的优点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护理筛选与BIM系统相匹配的软件,让它可以在设计管线的每一个阶段中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以此完成真正的跨学科协同设计。通过BIM技术,每个专业的设计师可以进行深度的交流和沟通,以克服以往人为设计之中出现的种种缺陷,让给排水项目的设计更加具有预见性,将各类意外造成的隐患和资源浪费等几率都降到最低,从而达到高效、整体的设计监管,以确保之后的施工进程和工程的品质。
参考文献:
[1]谢鹏.谈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BIM技术应用[J].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2023,5(6):27-29.
[2]张曌.简析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7):124-126.
[3]朱雨辉,柏茂桂,何启飞,等.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BIM的应用探索[J].水上安全,2024(4):100-102.
[4]罗敏.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BIM的应用探索[J].建筑·建材·装饰,2024(9):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