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21024198510041213)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如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工艺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健全等,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具体措施包括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材料质量控制、提升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加强施工现场监管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动态管理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降低事故风险,进而提升建筑行业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管理;有效措施
一、前言
质量管理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运用一套系统化的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预期标准的一系列活动。它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关键环节。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人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机械设备的质量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方法与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以提升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责任主体质量意识薄弱、监管机制不健全、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材料质量控制不严以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执行不到位等。
(1)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的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很多建筑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不完善的。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并没有有效地贯彻落实相关规范要求,导致项目施工管理规范程度不足。
(2)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水平不高。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越来越重视,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以往模式下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养都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许多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不足,未能有效地掌握和理解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理念;有一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行为不严,没有形成严格的组织纪律,导致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施工项目得不到保证,甚至有的施工技术人员存在违规操作的问题;另外,施工技术水平的缺乏,往往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效果大大降低,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3)施工材料方面的问题。建筑工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建材,而这些材料的性能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对于现场的质量管控,原材料入场前要经过严格的筛选。从市场的大环境来看,在建材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商家,其过分注重眼前利益,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购置一些性能不达标的钢筋建材等,给工程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于施工现场的质量管控而言,大多数施工企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规范化的执行标准,大量的劣质钢材进入施工现场,这也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
(4)施工过程管理监督不到位。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量较大,施工工期都很长,而且复杂性较高。而施工企业的一些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省时、省力,会出现私自将施工程序进行简化的现象。其次,对施工企业资质的审查不到位,使得一些没有资质或资质不达标的小施工队参与进来,这个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盲目施工、按自己的想法干等行为。同时,一些施工企业承包人员不稳定、流动性过大,经常有转包的情况发生。还有一些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水平不足,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能力不足,这些都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最后,在施工过程中也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情况,这些问题都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影响质量的因素多、质量控制的难度大、过程控制的要求高以及终结检查的局限大。这些特点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更加精细和全面的质量管理措施。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管理制度在施工企业内部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是员工行为的重要参考准则。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首要任务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并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确保施工活动有章可循,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作为项目的管理者,还要真正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制度的指导下,加大约束力度,对各个岗位员工的行为展开全面监督。在制度的指导下认真推进工程各个阶段工作的开展,达成工程质量的控制目标。
(2)提升施工人员素质和技能。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确保施工操作规范。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严格筛选施工人员。开展定期考核与技能竞赛,激励施工人员不断学习进步,全面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随着监管技术和手段的不断优化更新,监管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新技术,使之与时代同步。如施工单位可选派能力突出的监管人员外出学习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使施工单位不断地提高施工质量,更好地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风险。
(3)强化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控制角度来讲,相关人员必须要有效规避初期施工工作中的问题,制定出科学的、完善的施工材料采购方案。在正确思路的引导下,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市场的施工材料进行深入了解,筛选出合适的材料供应商。在具体筛选过程中,应严格把控建筑材料与设备的采购、验收及使用环节,确保所有材料与设备均符合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建立材料设备质量追溯体系,强化供应商管理,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工程质量从源头上得到坚实保障。
(4)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信息进行及时的采集和有效的分析、传递和处理。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实现施工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与监控,提高管理效率与精度,确保施工质量的可追溯性与可控性,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5)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与检查。当前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想确程施工质量,就需要注重现场的监督与检查,这也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的监督与检查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与检查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应设立专职监督小组,实施全天候巡查,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施工操作规范,质量达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进步与信息化管理的深化,未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将趋向智能化、精细化。预期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施工全程监控,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构建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建筑环境。企业应强化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施工人员技能与素质;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双方需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袁笑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材料·新装饰,2023,5(9):183-186.
[2]张守涛,徐志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辽宁青年,2023(3):0165-0167.
[3]陈庆龙.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与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2(008):018.
[4]李珺,初亚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2(6):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