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

何凯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规模与体量不断扩张,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项目的数量显著增多。这些变化不仅增加了项目的施工难度,也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基坑支护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分,其施工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优化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施工标准的提高,深基坑支护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挑战,如支护结构的选择、施工过程的监控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等。因此,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还能有效减少施工风险和安全隐患。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确保深基坑工程安全稳定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直接关系到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深基坑挖掘过程中,土体受力状态发生改变,若支护技术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坍塌等严重事故。例如,在软土地层中进行深基坑施工,如果没有合理的支护结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技术管理,坑壁土体可能因无法承受侧向压力而失稳。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能够精确计算支护结构的受力,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如地下连续墙或排桩支护等,并在施工中严格把控质量,确保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从而保障深基坑施工安全,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保护周边环境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在保护周边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中的深基坑工程周边有诸多既有建筑与地下管线。施工时,若支护失误,周边土体位移和沉降难以避免。像降水或开挖环节,缺合理止水帷幕与支护,相邻建筑地基沉降、墙体裂缝,地下管线损坏等问题极易出现。而科学的技术管理可依据周边环境定制支护保护方案,如土钉墙支护能减少扰动。并且,加强监测能动态调整施工参数,有效降低深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障城市建设的有序与和谐。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施工过程与设计要求存在偏差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实际过程常常与设计要求存在较大的偏差。一方面,由于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现场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施工前的勘察和设计往往难以完全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设备的性能、施工材料的品质等,都可能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支护结构尺寸、支护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与设计要求不符的情况,这不仅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可能增加施工成本和工期。

2.2施工过程监控与管理不到位

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施工管理的规范性不足等原因,施工过程监控与管理常常不到位。这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从而影响支护结构的整体性能。此外,施工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信息管理也可能存在不足,使得施工质量的追溯和评估变得困难。

2.3施工人员技能与安全意识不足

深基坑支护施工需要专业的施工技术和丰富的施工经验。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一些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可能不足,这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和安全隐患。例如,一些施工人员可能对支护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施工要求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同时,一些施工人员可能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这些问题都可能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3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分析

3.1施工前的精准规划与准备

施工前的规划与准备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的关键开端。首先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工程勘察,准确掌握地质条件、地下水位以及周边环境状况。例如,通过钻探、物探等手段获取岩土参数,为支护方案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其次是精心设计支护方案,根据基坑深度、形状、周边建筑物分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护类型,如土钉墙、排桩支护或地下连续墙等。再者,组织施工图纸会审,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参与,及时发现并解决设计图纸中的问题。同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清楚了解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施工顺利开展。

3.2施工过程中的严格质量控制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严格的质量控制不可或缺。对于支护结构的原材料,如钢材、水泥等,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在排桩支护施工时,要精确控制成孔质量,包括孔径、孔深和垂直度等,保证钢筋笼制作与安装符合规范,混凝土灌注连续、密实。地下连续墙施工则要重视导墙的制作质量,确保其位置准确、强度足够,成槽过程中要控制泥浆性能和槽壁稳定性,钢筋笼下放时避免碰撞槽壁,混凝土浇筑要均匀、密实。土钉墙施工中,土钉的成孔角度、深度和注浆质量都要严格把关,挂网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也要达到设计标准,从而确保支护结构的整体质量。

3.3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进行严格管理,如设置牢固的临边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志等。在深基坑周边严禁超载堆放材料和设备,防止因荷载过大引发支护结构失稳。另一方面,要防范地下水带来的风险,根据地下水位情况合理选择降水或止水措施。如果采用降水措施,要控制降水速度和降水量,避免因降水过快导致周边土体沉降过大。同时,要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如监测支护结构的变形、位移和应力变化,以及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沉降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调整施工参数、对支护结构进行加固等,确保施工安全。

3.4施工后的监测与维护管理

施工后的监测与维护管理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持续的基坑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例如,定期监测基坑的水平位移、竖向沉降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监测频率根据工程进展和风险程度合理确定。对于监测数据要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若发现数据异常,如位移量超过预警值,要迅速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要做好支护结构的维护工作,对支护结构表面进行检查,及时修复发现的破损、裂缝等问题。在深基坑施工完成后,若后续还有其他工程施工,也要考虑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必要时采取加固或保护措施,确保深基坑在整个工程建设期间的安全稳定。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在实际施工中,必须重视每一个技术管理环节,从施工前的勘察设计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把控,再到施工后的监测维护。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也需要持续创新与优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工程环境,确保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可靠性,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超,曹辉.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华建设,2024,(12):147-149.

[2]张火军.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0):154-156.

[3]张立斌.针对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陶瓷,2024,(08):227-229+233.

[4]蒋烨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与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3,8(1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