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全周期进程中,施工废弃物的产生不可避免。这些废弃物是建筑活动的伴生物,它们的存在如同阴影般笼罩着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从城市的高楼大厦到乡村的小型建筑,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施工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废弃物处理;利用
引言
建筑工程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但施工废弃物却成为其背后的环境难题。每一块被丢弃的砖瓦、每一根废弃的钢筋,都蕴含着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压力。如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妥善处理废弃物,并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是当今建筑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1建筑工程施工废弃物的来源
建筑工程施工废弃物来源于多个方面。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在土方开挖时,多余的土方如果不能合理调配,就会成为废弃物。同时,地基处理过程中,如采用桩基础,废弃的桩头、钻孔产生的渣土等都是废弃物来源。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也会产生大量废弃物。混凝土工程中,由于浇筑过程中的损耗、模板漏浆以及试块制作等原因,会产生废弃的混凝土。钢筋工程里,裁剪下来的短钢筋、因锈蚀或不符合规格而废弃的钢筋也构成废弃物。模板工程中,废旧的木模板、胶合板模板在多次使用后损坏无法继续使用,成为废弃物。装饰装修工程同样是废弃物的重要来源。建筑材料的包装材料,如水泥袋、钢材的捆绑材料等,在材料使用后也成为施工废弃物。还有施工过程中设备维修更换下来的零部件、废弃的工具等,这些都构成了建筑工程施工废弃物的不同来源。
2建筑工程施工废弃物处理技术
2.1分类回收处理技术
分类回收是建筑工程施工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技术。在施工现场,应设立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回收区域。例如,将废弃的金属材料,如钢筋、钢管等,集中收集到金属回收区。这些金属废弃物可以通过简单的整理和分类,卖给金属回收企业进行再加工,重新制成建筑用钢材或其他金属制品。对于废弃的木材,无论是模板还是边角料,收集到木材回收区,部分质量较好的木材可经过处理后再次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非承重结构或制作临时防护设施。
2.2压实与填埋处理技术
压实与填埋处理技术适用于部分难以再利用的建筑废弃物。当遇到如废弃的混凝土块、破碎的砖瓦等无机废弃物时,如果其不具备再加工利用的价值,可以采用压实填埋的方式。要选择合适的填埋场地,该场地应远离水源地、居民区等敏感区域,并符合相关的环境标准。将废弃物进行分层压实,在压实过程中,要确保废弃物的密实度达到规定标准,这样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体积,提高填埋场地的利用率。为了防止填埋废弃物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需要在填埋坑底部和四周设置防渗层,如采用土工膜等材料。在填埋完成后,还应进行覆土绿化,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减少对环境的视觉影响。
2.3破碎与再生处理技术
破碎与再生处理技术为建筑工程施工废弃物的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对于废弃的混凝土和砖石等材料,破碎处理是关键步骤。通过专业的破碎机将其破碎成不同粒径的颗粒,这些颗粒可以根据粒径大小有多种用途。较大粒径的颗粒可用于道路基层的铺设,替代部分天然骨料,既降低了道路建设成本,又消耗了建筑废弃物。较小粒径的颗粒则可用于制作再生混凝土或再生砖等建筑材料。在制作再生混凝土时,将破碎后的再生骨料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泥、水和添加剂混合,经过搅拌、浇筑等工艺,制成的再生混凝土可用于一些对强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建筑结构部位。
3建筑工程施工废弃物的利用策略
3.1再生骨料的生产与应用
再生骨料是通过对建筑废弃物进行破碎、筛分等物理处理得到的,其性能与天然骨料相近,可以替代天然骨料用于道路建设、地基回填等工程领域。生产再生骨料的关键在于对建筑废弃物的有效分类和处理。通过先进的破碎设备和技术,可以将建筑废弃物破碎成不同粒径的颗粒,再通过筛分设备进行分离,得到符合要求的再生骨料。这些骨料经过质量检测后,可以用于生产各种建材产品。再生骨料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用于道路铺设、地基回填等土木工程,还可以作为混凝土、砂浆等建材的原料。在实际工程中,再生骨料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2土方再利用
利用项目周边场地建立处理基地,土方进入处理基地后,筛分出树根等有机质材料,筛分处理后的65%土方进入稳定层生产线,制备成的稳定层可售卖给15~20公里范围内的施工工地使用;20%土方采用制砖机设备生产免烧砖,用于现场水沟的砌筑工程,其余的也可以对外售卖;15%土方制备成种植土,用于现场边坡地绿化,其余的也可以对外售卖。稳定层土+水泥+固化剂拌合,制备为稳定层,应用于本项目以及附近工地施工便道。固化土技术能将普通的土固化成具有十分优秀的“水稳定性”的土体。固化剂固化土壤其本质是和渣土颗粒之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改善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面,强化土壤颗粒之间的连结结构。其固化理论涉及表面化学、材料学、结构力学的相关内容,归结为以下四点:(1)生成新物质胶结土壤颗粒,加强颗粒之间的链接;(2)生成物体积膨胀填充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3)在土壤中加填充物填充颗粒间孔隙;(4)在外压下缩短土壤颗粒之间距离,固化土易于压实成为一体,从而获得良好的宏观力学性能。该技术在道路建设、水利工程、浆砌材料的生产等工程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用途。
3.3再生混凝土的研发与利用
再生混凝土是利用再生骨料和一定比例的新骨料、水泥、水等混合制成的。其研发和应用旨在降低混凝土生产对天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再生混凝土的研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再生骨料的性能改善、新旧骨料的适配性、混合比例的优化等。通过添加外加剂、改善生产工艺等方式,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性能,使其满足工程需求。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它可以被用于制作各种混凝土构件,如楼板、墙板、梁柱等。在实际应用中,再生混凝土不仅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还具有较低的收缩率和较高的耐久性,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3.4建筑材料再生利用策略
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是施工废弃物利用的重要策略。对于废弃混凝土,可将其破碎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在这个过程中,先把废弃混凝土中的杂质去除,然后通过破碎设备将其破碎成合适粒径的骨料。这些再生骨料部分替代天然骨料用于新的混凝土配制,不仅能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还能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废弃的砖块和瓦片也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可以将其粉碎后与水泥等胶凝材料混合,制成再生砖或砌块。这种再生砖可用于一些对强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建筑墙体,如临时建筑、景观围墙等。此外,废弃木材经过处理后可重新用于建筑模板制作或者加工成木纤维板,用于室内装修。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处理可减轻环境负担,高效利用能节约资源。我们应积极探索创新方法,让废弃物成为建筑工程中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
参考文献
[1]宁培淋,郑陈婕,高滢滢.粤港澳大湾区建筑废弃物再生处理现状分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4,17(09):44-47.
[2]赵玮栋.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4,50(09):14-16.
[3]建筑装修废弃物高质化处置成套技术装备[J].上海节能,2024,(08):1395-1396.
[4]李思谕,陈彦均,柏静.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废弃物产业现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4,(24):43-47.
[5]黄丽芬.建筑固废在建筑工程中的综合利用研究[J].居业,2024,(07):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