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建西北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其中,以建筑行业为代表,为了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建筑行业中采用了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其对项目的成本控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得精细化成本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对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进行科学分析是极为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对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成本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精细化成本控制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从而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促进该领域的进步。
关键词:EPC工程项目管理;精细化;成本控制
引言
所谓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工程管理方式,其具有较多的优点,如:对流程进行优化,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等,这有效提高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因成本控制产生的问题对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这就需要设置合理的精细化成本控制策略,以此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提高项目成本管理的科学性。
一、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成本控制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
首先,各单位职能分工不清,往往会互相推诿,影响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没有针对成本控制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奖惩机制,使工作人员不能有效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造成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效果不理想,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最后,部分管理者及基层员工在执行成本管理制度时,并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从而影响到成本管理的总体效果,不利于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无法取得与之相对应的经济效益。
2.成本控制方法精细化不足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与管理模式,在核算工作完成后,往往存在着核算对象模糊混乱、成本精细化不高、资源整合难度大等问题。在投标阶段,有些施工单位为了掌握主动权,往往不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而是一味地降低投标报价,这使成本核算的职能作用无法得到全面发挥。同时,少数施工企业为了追求项目利润的最大化,保证企业收益不仅不下降还能稳步增长,采取了某些不当手段,其中包括违规操作。在此情况下,频繁出现的施工不当行为,如缩减用料,导致工程的整体品质未能达到既定标准。这种做法不仅导致了工程的返工,增添了企业投资的负担,同时也造成了重大的经济亏损。此外,有些施工企业还未根据项目制定精细化的成本控制策略,造成了现场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员管理效率低下,材料浪费问题比较严重,机械设备闲置,人员配置不合理,所以,企业的成本管理正在逐步趋于形式化。
二、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精细化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在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精细化成本控制能够有效改善项目的经济效益,其主要原因在于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结合了设计、采购与施工的多个方面,为此,精细化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需要落实在各个阶段。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从采购、直接及间接费用、工程变更、索赔及签证控制等方面,强化各项成本控制,以达到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目的。其次,精细化成本控制能够极大地提升项目的综合效益。在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精细化成本控制既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提高项目周围区域的社会效益,例如,通过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经济的振兴,使得居民的日常出行更加方便,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好的企业除了注重增加经济利益外,还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在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既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又能体现出企业高品质、高效能的软实力[1]。
最后,精细化成本控制可以对各种风险进行预防与规避,在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与之相关的成本因素比较多,如:设计成本、采购成本等,通过精细化成本控制,可以对这些流程进行全面分析,以此对将要产生的项目成本进行预测,从而促进项目预算工作的开展。由此可知,此类精细化的成本控制不仅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科学分配,还可以避免浪费现象的产生,从而提高项目运营水平。
三、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的精细化成本控制策略
1.应用系统化的管理方式
对系统化的管理方式进行运用,可以对企业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当前,在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主要的成本控制方式不仅包含了价值工程法,还包含了BIM技术。其中,在项目成本管理方面,BIM技术展现出其设计优化和调整的能力,能够防止各专业模型间的冲突,从而减少工程变更所引发的成本增加。同时,将 BIM技术与工程成本管理相结合,能够快速计算工程量,对工程变更费用进行动态管理,从而实现精细化成本控制。此外,在价值工程法中,既要考虑到经济上的可行性,又要考虑到技术合理性的标准,在确保工程各模块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费用较低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按照项目的特点和设计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对施工机械、材料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改善,使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减少项目造价
[2]。
2.优化责任成本管理体系
通过对成本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可以达到人员与物品间的动态平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责任成本管理体系,能够提升成本预测的精准度,进而全方位减少工程项目的成本开支,显著增强企业的经济收益与社会影响力。与此同时,需要通过更为合理的方法来控制成本目标,并建立起一套相应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系统,以此满足项目成本控制需求。此外,在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还可以加强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对成本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保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3.加强不受控损失管理
由于项目工程涉及面广、复杂,因此,从事相关工作的员工应当高度重视对不受控损失的管理措施,这一做法至关重要,其可以有效的避免成本浪费现象的产生,结合实践经验,我们认识到,在具体操作流程中,管理者既要关注投标环节,也要注重对技术方案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该方法不仅显著降低了设计超出预算的风险,而且通过前瞻性的工程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达到精细化成本控制的目的。另外,必须关注EPC工程管理模式在应对不受控损失管控方面的作用,在工程实践中,当施工计划与设计方案不一致时,管理者要对实际的施工状况进行研究,并对施工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免施工计划与设计方案发生矛盾,从而对工程进度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工程成本控制过程中,管理者要主动采用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持续优化有关策略,加强对不受控损失的管理,使其发挥正效应,从而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3]。
结论
综合分析上述内容得出,在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实行精细化成本控制有效提高了项目成本管理的准确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需要重视的是,要对精细化成本控制策略进行不断的完善,以此满足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将来,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持续的研究,以此为EPC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天宏. BIM技术在EPC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J]. 四川水泥, 2023, (07): 26-29.
[2]李宝宝. 利用BIM技术优化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进度管理 [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 (12): 91-93.
[3]张庆清.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策略研究 [J]. 四川建筑, 2023, 43 (05): 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