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作,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工程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可以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进行严格审核,还能对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工程审计,能够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的造价行为,规范工程建设秩序,从而保障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项目的投资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工程审计;应用
引言
在工程造价控制领域,工程审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涉及众多环节和大量资金,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成本失控。工程审计通过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审查和监督,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造价风险。它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工程建设中的各项费用进行细致核算,确保造价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有助于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目标。
1工程审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原则
1.1合法性原则
工程审计必须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以及地方政策标准来开展。在审计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各项费用支出、工程建设程序、合同签订与执行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所有行为和决策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例如,对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环节,要审核其是否遵循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是否符合相关招投标法律法规的要求。只有保证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合法合规,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的造价失控和经济损失。
1.2客观性原则
审计人员应基于客观事实和数据,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准确的核算和评估。在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时,要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避免因个人偏见、利益关系或外部压力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客观性原则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在对工程量的计算和审核时,要依据实际的施工图纸、工程变更记录等客观资料进行,不能随意夸大或缩小工程量。对于材料价格的审计,要参考市场实际价格和相关价格指数,确保价格的合理性。
1.3全面性原则
工程造价控制涉及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结算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最终的造价产生重要影响。工程审计不能局限于某个特定阶段或某个局部环节,而要从项目的整体出发,对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在决策阶段,审计要关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的合理性等;设计阶段要审查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设计变更的必要性等;招投标阶段要审核招标文件的合理性、投标报价的公正性等;施工阶段要监督工程进度、质量以及成本的控制情况;竣工结算阶段要对工程实际造价进行全面核算和审查。
2工程审计在工程造价控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部分审计人员缺乏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建设涉及众多专业领域,如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工程等,若审计人员对这些工程技术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就难以准确判断工程项目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无法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审核。例如,在对一些复杂的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审计时,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可能无法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导致工程造价偏高。一些审计人员的财务和审计专业知识也有待提高。工程造价控制不仅涉及工程技术问题,还涉及大量的财务核算和审计监督工作。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财务知识,但实际情况是,部分审计人员在财务分析、成本核算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2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部分审计机构在组织设置和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导致审计工作受到内部因素的干扰。例如,一些审计机构隶属于建设单位或施工企业,在经济上依赖于被审计对象,这使得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可能会受到来自内部的压力和干预,难以保持独立的立场和客观的态度。外部环境也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为了追求政绩或局部利益,可能会对审计工作进行不当干预,要求审计机构按照其意愿出具审计报告,从而影响了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一些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对审计人员进行拉拢和腐蚀,使审计人员难以独立行使审计职权。
2.3审计方法和技术相对落后
在审计方法上,仍然以事后审计为主,缺乏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跟踪审计。事后审计只能在工程项目结束后对其造价进行审核,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容易导致造价失控。例如,在施工阶段,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跟踪审计,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工程变更和费用支出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等到竣工结算时才进行审计,往往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在审计技术上,部分审计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工程图纸、工程量清单、材料价格信息等。如果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就难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工程审计在工程造价控制各阶段的应用
3.1决策阶段
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是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估算等关键指标。工程审计人员需要对项目的相关资料进行全面审查和分析,评估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审计人员要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了解项目建成后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判断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例如,对于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分析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对项目的投资估算进行审核。投资估算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审计人员要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方案、设备选型等因素,对投资估算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审核投资估算是否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的费用支出,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和市场行情。要对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工程审计还应关注项目的风险评估。识别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通过对决策阶段的审计,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工程造价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3.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审计人员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审查。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确保设计方案既能满足项目的功能需求,又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例如,在建筑设计中,要审查建筑的平面布局、结构形式、装修标准等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过度设计或设计不足的情况。对设计概算进行审核是设计阶段审计的重要内容。设计概算是根据设计方案编制的工程造价估算文件,审计人员要对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计算方法和结果进行审查。检查设计概算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是否与投资估算相衔接。要对设计概算中的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节约潜力和不合理之处,提出优化建议。工程审计还应关注设计变更的管理。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设计变更,审计人员要对设计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严格控制因设计变更导致的工程造价增加。通过对设计阶段的审计,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为后续阶段的造价控制创造有利条件。
3.3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是确定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和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工程审计在这一阶段的应用有助于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参与审查。确保招标文件的内容完整、条款清晰、要求合理,避免出现模糊不清或不合理的条款。例如,对工程范围、质量标准、工期要求、评标办法等关键内容进行审核,防止因招标文件的缺陷导致招投标过程中出现争议或纠纷。对投标报价进行审计是招投标阶段的核心工作之一。审计人员要对各投标单位的报价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检查投标报价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审查投标报价的组成是否合理,各项费用的计算是否准确,是否存在恶意低价投标或高价围标的情况。要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等进行审查,确保中标单位具备承担工程项目的能力。在评标过程中,审计人员要监督评标活动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检查评标委员会的组成是否符合规定,评标程序是否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执行,评标结果是否公正合理。通过对招投标阶段的审计,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3.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形成的主要阶段,审计人员要对工程进度进行跟踪审计。监督施工单位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进行施工,是否存在拖延工期的情况。对于因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要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其责任,并对由此造成的费用增加进行审核。要关注工程进度与资金使用的匹配情况,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也是施工阶段审计的重要内容。审计人员要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是否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质量问题。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要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和费用增加。工程审计还要对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进行严格审查。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审计人员要对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确保变更和签证符合相关规定和程序。对于不合理的变更和签证,要予以否决,防止施工单位通过不正当手段增加工程造价。通过对施工阶段的审计,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5竣工结算阶段
审计人员要对竣工结算资料进行全面审查。检查竣工结算资料是否完整、真实、有效,包括工程竣工报告、工程变更记录、现场签证单、材料设备采购发票等。对于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的,要要求施工单位补充或完善。对工程量的计算进行审核是竣工结算审计的重要环节。审计人员要依据施工图纸、工程变更记录等资料,按照相关计算规则对工程量进行重新计算和核对。检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量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多计、重计或漏计的情况。对工程价款的结算进行审计。审核工程价款的计算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和相关规定,各项费用的计取是否合理。检查材料价格的调整是否符合市场行情和合同约定,取费标准是否正确等。通过对竣工结算阶段的审计,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维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结束语
工程审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规范工程建设行为,避免造价虚高和浪费现象的发生。通过对工程各环节的严格审查和监督,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充分发挥工程审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以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希云.基于工程审计的造价全过程控制策略研究[J].乡镇企业导报,2024,(22):177-179.
[2]张燕玲.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审计的应用探讨[N].山西科技报,2024-05-21(B06).
[3]韩梦婷.风险视角下EPC工程造价审计实施路径研究[D].南京审计大学,2023.
[4]李红波.工程项目利润创造与造价风险控制[M].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04.429.
[5]燕垒.试论工程审计对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J].大众投资指南,2020,(11):133-134.
[6]张蕾.关于工程建筑企业中项目全过程审计重点之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20,(02):58-59.
[7]向光荣.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方法初探[J].今日财富,2019,(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