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筑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现代工程造价审核准确性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工程造价审核流程、技术方法、人员素质、市场环境以及信息化水平等多维度的分析,探讨影响审核结果精确度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审核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优化审核流程、采用先进审核技术、加强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市场动态监测机制以及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等一系列控制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工程造价审核的效率和精度,还能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核;准确性;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一、前言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审核的准确性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顺利实施至关重要。近年来,建设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工程造价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由于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复杂性和细节性,容易出现偏差,导致项目预算不准确。因此,深入探讨工程造价审核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对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以优化工程造价审核流程,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工程造价审核概述
(1)工程造价审核的定义和重要性。工程造价审核是对工程项目建设所需全部投资费用的经济审核,旨在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它通过对工程项目各阶段成本的细致核算与审查,有效避免资金浪费,保障投资效益。工程造价审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造价偏差,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工程造价审核的流程和方法。工程造价审核的流程主要包括资料审核、合同审核、招投标文件审核、设计变更审核、现场签证审核等步骤。在方法上,常用的有重点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全面审核法、筛选审核法和标准预算审查法等。这些方法依据相关法规政策、工程定额、设计图纸等,结合工程竣工资料,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建筑工程造价结算进行全面审查。审核过程中,需确保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并依据合同和实际情况,对工程造价的三大要素——工程量、清单价格和各项取费进行逐项核实。
(3)工程造价审核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工程造价审核正逐步实现全面数字化,提高了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工程造价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审核工作提供了更多便捷工具。然而,工程造价审核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待提高、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工程造价审核领域需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以确保审核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三、工程造价审核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1)人为因素对审核准确性的影响。在工程造价审核过程中,人为因素是影响审核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审核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经验和责任心直接关系到审核结果的精确度。若审核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可能导致对工程造价的误判;而工作经验不足则可能使其难以识别潜在的造价风险。此外,审核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也可能导致审核过程中的疏忽和遗漏,进而影响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加强审核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责任心,是提升工程造价审核准确性的重要途径。
(2)制度与规范对审核准确性的影响。制度与规范在工程造价审核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审核制度和明确的规范能够有效指导审核工作的进行,确保审核流程的标准化和系统化,从而提高审核的准确性。反之,若制度与规范缺失或执行不力,易导致审核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加,进而影响审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因此,加强工程造价审核的相关制度建设,明确审核标准和操作流程,是提升审核准确性的关键所在。通过制度的约束和规范的引导,可以确保审核工作的公正、公平和高效。
(3)技术与工具对审核准确性的影响。在工程造价审核过程中,技术与工具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影响审核的准确性。先进的工程造价软件和数据库能够提供更精确、高效的数据计算与分析,减少人为错误。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如无人机进行现场勘查同时配合人员实地勘察,能提高工程量计量的精确度。然而,技术与工具的使用也需考虑其适用性和准确性,避免因技术局限或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因此,合理选择和应用技术与工具,对于提升工程造价审核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四、工程造价审核准确性的控制策略
(1)提高审核人员素质与技能。提高工程造价审核人员的素质与技能是确保审核准确性的关键。审核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工程造价理论、相关法律法规及市场动态等。同时,还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审核过程公正、客观。通过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更新审核人员的知识体系,提升其专业技能,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先进的审核工具和方法。此外,鼓励审核人员参与实践项目,积累经验,以实际案例为借鉴,提高应对复杂工程造价审核问题的能力。
(2)完善审核制度与流程。为提升工程造价审核准确性,应着重完善审核制度与流程。具体而言,需制定详尽的审核规范,明确各阶段审核要求与标准,确保审核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优化审核流程,细化各阶段任务分工,减少冗余环节,提升审核效率。此外,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对审核过程中的失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增强审核人员的责任心。通过制度与流程的完善,为工程造价审核准确性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3)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审核准确性。在现代工程造价审核中,利用先进技术能显著提升审核准确性。首先,引入先进的造价管理软件,如广联达、易达、鲁班等,实现工程造价的自动化管理和实时监控,减少人为错误,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其次,运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精确计算工程量,有效避免漏算和重复计算。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价格趋势,合理预测材料价格,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升工程造价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五、工程造价审核实践案例分析
我们结算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中型厂房项目,由于设计和施工方法相对简单,投资较小,在结算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工程量误差问题。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在未经现场实际勘测的情况下,直接将招标工程量作为结算工程量,经结算审核后发现实际工程量与结算工程量存在较大差异。该案例不仅揭示了工程造价审核中的常见工程量差异问题,还突显了准确进行工程造价审核的重要性,为探讨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提供了现实依据。
(1)审核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在工程造价审核实践中,常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一方面,工程量计算复杂且易出错,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细节繁多,审核人员难以全面准确把控。另一方面,材料价格波动大,市场变化迅速,给造价审核带来不确定性。此外,合同条款不明确或存在歧义,也易导致审核争议。同时,审核周期紧张,任务繁重,对审核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提出高要求。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工程造价审核的准确性,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2)控制策略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在工程造价审核实践中,控制策略的有效应用至关重要。通过细化审核流程、强化人员培训、采用先进技术和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能够显著提升审核准确性。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特点,灵活选用多种控制手段,如数据分析、模拟预算等,确保审核过程严谨、科学。同时,注重与建设各方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实践表明,综合应用控制策略,对于提高工程造价审核效率与质量具有显著成效。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建设行业的持续发展,未来工程造价审核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标准化与精细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升审核效率与准确性。同时,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法规政策的健全,也将为工程造价审核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指导。未来,工程造价审核将更加注重全过程管理,从设计、施工到结算,实现全面、动态的监控,以确保工程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工程造价审核将在建设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宁.探讨提高工程概预算准确性的有效方法[J].建筑与预算,2022(1):13-15.
[2]李燕玲.探讨提高工程概预算准确性的有效方法[J].智能城市,2021,7(4):80-81.
[3]肖杨.水利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的控制与管理[J].珠江水运,2020(2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