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 843300
摘要:国省干线公路作为连接各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承载着大量的交通运输任务,其养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安全、畅通与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运营中,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养护机制不健全、经费不足、技术滞后、人员短缺且素质不高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路的养护效果,也制约了公路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为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1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养护运行机制滞后
养护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是当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中的一大顽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流量的急剧增长,公路的养护需求日益增加,但现有的养护运行机制却未能及时跟上这一变化。一方面,养护工作的计划与实施往往滞后于实际需求的增长,导致公路病害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进而影响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养护责任的划分不明确,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使得在养护工作中出现责任推诿、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养护成本,也降低了养护工作的整体效能。此外,现有的养护管理机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养护需求。在养护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传统的经验和做法,而忽视了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这种滞后性不仅限制了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制约了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1.2养护经费不足
养护经费的短缺是制约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一方面,养护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而这部分资金往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护需求。另一方面,养护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存在浪费现象。在养护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部分资金被挪用或滥用,严重影响了养护工作的实际效果。此外,养护经费的分配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交通流量大,公路养护需求更为迫切,但得到的养护经费却相对较少;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交通流量较小的地区,虽然养护需求相对较低,但得到的经费却相对较多。这种不平衡的分配方式不仅加剧了地区间的差距,也降低了养护经费的整体使用效益。
1.3养护技术滞后
养护技术的滞后是制约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质量提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养护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一方面,养护技术的更新缓慢,无法适应新需求。在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方面,缺乏足够的推广和普及力度,导致一些先进的养护技术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养护设备落后,机械化水平低。在养护作业中,仍然大量使用人工操作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养护技术的滞后还表现在对公路病害的诊断和处理方面。由于缺乏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手段,使得一些潜在的病害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进而导致了病害的扩散和恶化。这不仅增加了养护成本,也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1.4养护人员短缺且素质不高
养护人员的短缺和素质不高是当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面临的又一严峻挑战。一方面,养护人员的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护需求。随着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和养护需求的不断增长,养护人员的缺口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养护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缺乏年轻力量的注入。这使得养护队伍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养护任务时显得力不从心。此外,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也是制约养护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使得养护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这不仅影响了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制约了养护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同时,部分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导致在养护工作中出现敷衍了事、偷工减料等问题。这不仅损害了公路的养护效果,也损害了公路管理部门的形象和声誉。
2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大养护管理投入
养护管理经费的充足是保障养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为应对养护经费不足的问题,首要任务是增加养护管理经费,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政府应加大对公路养护的投入力度,将公路养护纳入财政预算的优先保障范围,确保养护经费的稳步增长。同时,可以通过发行地方债券、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拓宽养护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在增加经费的同时,必须提高养护经费的使用效益。要加强养护经费的监管和考核,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绩效评估机制,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通过细化经费管理,优化经费分配,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
2.2完善养护管理体制
养护管理体制的完善是提升养护管理水平的关键。为推进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实现管养分离,明确划分养护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将养护工作从公路管理部门中剥离出来,交由专业的养护单位或企业进行,实现市场化运作,提高养护工作的专业性和效率。同时,要建立养护管理责任追究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养护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担责。对于养护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推动养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2.3提升养护技术水平
养护技术水平的提升是保障公路养护质量的重要支撑。为应对养护技术滞后的问题,应积极引进先进的养护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养护技术和设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养护技术体系。同时,要加强养护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建立养护技术研发中心,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养护技术研究和创新。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养护工作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4加强养护人员队伍建设
养护人员队伍的建设是提升养护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为应对养护人员短缺且素质不高的问题,应增加养护人员数量,优化年龄结构。通过招聘、引进等方式,增加养护人员的数量,同时注重引进年轻力量,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养护队伍,提高养护工作的活力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建立养护人员培训体系,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活动,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培训,使养护人员掌握先进的养护技术和方法,提高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5推进养护管理信息化
养护管理信息化是提升养护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为应对养护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应建立养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智能分析。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将养护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实现养护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提高养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养护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对养护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现养护工作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养护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养护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处理,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通过对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只有加强养护管理投入、完善养护管理体制、提升养护技术水平、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以及推进信息化建设,才能全面提升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路鹏.研究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交通建设与管理,2024,(02):71-73.
[2]张恒.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的桥梁伸缩缝维护研讨[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4,5(03):127-129.
[3]李鹏程.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4,9(02):143-145.